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兴化民谣歌曲大全,江苏兴化方言搞笑视频

2023-11-09 22:04 作者:岑岑 围观:

图片由兴化市委宣传部提供。

早在5000多年前,江苏兴化就有先民活动的足迹。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狩猎、捕鱼、农耕等传统农业劳动中呐喊、歌唱,逐渐形成了兴化民歌的最早雏形。

从古至今,兴化民歌的旋律就像一种基因,生长在浸透汗水的稻麦里,融化在千堆油菜花里,流淌在曲折荡漾的浪花上,传承在汩汩流淌的血液里。无论是丰收年还是歉收年,老祖宗都没有忘记把老祖宗教的民歌传给下一代。

兴化民歌记录了水乡人民的生活、劳动和节日习俗,描绘了百里水乡的美景,唱响了兴化这座古城的发展史。据《兴化县志》记载,春秋时期,兴化属吴,太伯“以歌教”,吴地民歌发展迅速。兴化先民把自己的乡土歌曲与吴歌融合互补,形成了当地的民歌和以歌唱为主要形式的歌曲,在百里水乡流传了300多首。

兴化民歌多为农民在田间从事插秧、打水、割草等农事活动时发出的铿锵、抒情、优美的歌曲和曲调。它们是“原生态民歌”,是原生的农村民歌,凝聚了众人的智慧,反映了农民的心声。原生态的兴化民歌,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朗朗上口,简单易学。

兴化民歌自古以来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清雍正三年,“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写了十篇道情,即《板桥道情》,名扬天下。道情也是民间小调,原名淮阳小调。兴化最著名的民歌《茅山号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中南海传唱,后于2010年登上央视舞台。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9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调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名录”。

2016年,兴化民歌被列入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隔三垛》、《栽苗取好机》等5部代表作品被写入中国音乐史,被列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江苏中小学音乐教材。如今,兴化民歌已经从田头走进舞台和学校,成为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和省市舞台,参加过“全国民歌大赛”、中央电视台《幸福一家人》等多个节目,远近闻名。(孙)据

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