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人性的交错与情感的辗转,《嫌疑人X的献身》中,情感交织的剖析

2023-11-08 21:51 作者:岑岑 围观:

《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著名悬疑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两条叙述主线相交叉的二元建构:一条是石神精心设计花冈靖子母女的不在场证明,并亲手杀了另一个无法辨明身份的人来转移警察视线;另一条是汤川为探索真相与石神进行的高智商对决以及揭开真相后对石神的怜惜。在巧妙的情节背后,是看似极端但又具有真实性的一个个人物,蕴含着主人公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各自的信仰追求。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以心理分析为视角解读人物在小说中的行动,对石神、汤川以及靖子的人物关系进行梳理和界定,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嫌疑人X的献身》的艺术魅力。

石神对靖子:畸形的爱

在小说中,石神是“献身”的主角。为救靖子母女二人,他杀了一个无辜的流浪汉以使靖子摆脱警方的追查,最终使自己身陷囹圄。石神的“献身”看似是一个男人为了救自己心爱的女人而做出的非常态的行动,实际上则是体现了他因精神困顿而引发的对靖子畸形的爱。

石神是一个信仰式的人物,在他的世界里,一定要有一个最高的信仰支撑他活下去,这种对于信仰近乎极端的追求也导致他极端的性格。对于石神来说,数学是他毕生追求的真理。他徜徉在由数学构建的理念世界里,只为穷尽其中的真理。显然,在遇到靖子之前,数学就是他的最高信仰。本该沿着数学研究的轨迹行走的他,因生活所迫,只能做一个中学的数学教师,这造成了他对数学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对只擅长数学的石神来说,如果不能在此领域有所发展,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追求真理而不得,石神的最高信仰崩塌了。没有了信仰的支撑,他只能选择最极端的方式———寻死。

靖子和美里母女二人在石神自杀之际的出场,为石神建构了另一重信仰。靖子这一形象代表着女性的美丽、温柔,女儿美里代表着孩童的单纯、乖巧。母女二人共同出场的设置,更是为女主人公靖子增添了母爱的色彩。母女二人在艰苦环境下相依为命,靖子即使经历了失败的婚姻,被前夫纠缠,依然勤勤恳恳地工作。

在失手杀死富樫之前,她们乐观、平静地生活着。“怎么会有眼睛如此美丽的母女?在那之前,他从未被任何东西的美丽吸引过、感动过,也不了解艺术的意义。然而这一瞬间,他全都懂了,他发觉这和求解数学的美感在本质上乃是殊途同归。”石神一直以来生活在由数学建构的理念世界中,除了数学外,对于现实中的种种他都毫无兴趣,但当他心中的理念世界崩塌之时,“扭转命运方向的门铃”响了,爱与美的新世界大门向他敞开。靖子与美里母女二人代替了数学,成为支撑石神活下去的另一重最高信仰。

石神对于数学的信仰尚在理念层面,而对于靖子,则是将信仰具象到了现实层面。一旦具象到现实,石神极端的人格必然使他对靖子的感情走向畸形的方向———他开始偷窥靖子母女二人的生活。一开始石神对靖子只是远观,尚且带有柏拉图精神之恋式的色彩,但在靖子杀人陷入危机之后,石神将这种畸形之爱付诸行动,变得更加疯狂。他用他天才的逻辑思维设计一系列假象,更是杀了无辜的流浪汉以让靖子摆脱嫌疑,最终也毁灭了自己。

靖子重构了石神的信仰,填补了他心中真理信仰崩塌后的空洞,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石神则用杀戮和自我毁灭的方式向他心中由女性所代表的爱与美的信仰献祭。而这爱与美的世界,承载的正是靖子和美里。献祭的本质是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或全部利益来对神表达忠诚、感激、忏悔和信赖等感情。在这里,石神已经将靖子母女当作神一样的存在,他为信仰献祭的过程也完成了他对神性的构建。但石神的第二重信仰最终依然崩塌了。美里自首后,石神“发出野兽般的咆哮,咆哮里夹杂了绝望与混乱的哀号”。

对于石神来说,靖子母女二人能够幸福便是守住了他的信仰;如果不能,他做的一切也就毫无意义。但他最后的哀号,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守护住靖子母女二人而导致他第二重信仰崩塌,也是因为欣慰于靖子最终知晓了他的付出。石神对靖子的爱超越了普通男女之情,他对信仰的极端依赖,使他对靖子的情感不存在占有、情欲、祈求回报的成分。他的“爱”是畸形的,是不对等的、非纯粹的,是一个有着极端人格的人在极端的境遇下为了自己的信仰的献祭。

靖子对石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第一条主线中,石神是绝对的主角,小说展现了他对靖子干净炽烈的感情。为了守护信仰,他作出狡黠诡秘的设计和自我毁灭式的献身,令人在惊叹之余对他抱有同情和称颂。但跳出石神的视角,从靖子的角度看,石神的这一“献身”行为对于靖子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并且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是一层层累加的,直到最后真相揭开,靖子终于崩溃。她最后的自首是对石神的报恩,也是对自己的救赎,而非“爱情”。

靖子是陷入现实泥淖中的一个不幸的普通人。她因不堪前夫富樫的骚扰,在绝望和冲动之中与女儿美里杀了富樫。手足无措的母女二人在将要自首之时,石神出现了,帮她们处理掉尸体,并为她们设计好言辞以逃脱警察的追问。此时靖子对石神是充满感激的。但石神对靖子来说,终究是个怪人:性格孤僻、相貌丑陋,没有任何生活趣味。追求者工藤的出现强化了靖子的内心,石神只能是她的恩人。工藤的这种符合世俗观念的感情,才是靖子所能接受的。后来石神对靖子的恐吓,使靖子对石神由感激转向恐惧。对靖子来说,此时的石神是一个为了追求她并控制她而杀人的变态。最终,汤川向靖子说出真相。靖子这才明白,石神的这份恩情于她而言是多么沉重。

石神瞒着靖子母女,擅自杀了一个流浪汉,再设计好让靖子母女全身而退,在最后关头他自己出面顶罪的计划。这一系列的计划堪称“最好的诡计”,但石神从未考虑过靖子母女是否能够承受。大恩如大仇,当一份无法偿还的恩情落在一个人身上时,在其内心深处,惊慌万分或许多过感激涕零。文中多次提到,靖子是非常清楚石神对她的情愫的,因此才半推半就接受石神的帮助,也反复强调自己感谢这份“恩情”,但她却十分担心石神真的向自己告白,让彼此尴尬。靖子对石神是不存在爱情的,因此她无法用爱来偿还石神的这份恩情,甚至无法向别人倾诉自己得知真相后承受的压力。

此时,石神的行为越伟大,靖子就越痛苦。她不可能背负着这样沉重的一份恩情像正常人一样活下去,她只能自首,只能去为自己的罪责承担责任,才能让自己的心理回到平衡点。石神是对信仰有着偏执依赖的数学天才,他的感情和行动都是极端的。他的爱惊世骇俗,充满着自我牺牲式的献祭,而靖子则是个凡世中的普通女人,她只能接受普通的爱。她不能理解石神的这种信仰,正如书中所说:“她从未遇见过这么深的爱情,不,她连这世上有这种深情都一无所知。石神面无表情的背后,竟藏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爱。”石神之于靖子,是一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汤川与石神:出世与入世的博弈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石神的昔日好友———物理学家汤川破解了石神所设计的不在场证明。一个为了揭开真相,一个为了守护信仰,二人进行了行动和心理上的博弈。

汤川和石神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理科中的天才,都有着强大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也因此两人之间的高智商对决才更加有可看性。不同的是,两人虽有着同样的野心———企图以理论构建世上的一切,但采取的方式是相反的。“实际上,在东野圭吾的设定中,石神就是以数学的方式,而不是物理学的方式完成了整个案件诡计的设计。相反,汤川却更擅长以物理的方式来解决案件。”

石神喜欢模拟推理,试图借由数学公式的推演达成这一目标;汤川则注重实验,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加以解决。石神大脑中的思维是认知逻辑,追求的是理论的真理,他偏执地将真理奉为信仰;若求真理而不得,生存就没有意义。“石神认为流浪汉只是无意义的存在,杀死他并不足惜,这个观点十分让人震惊。反过来,石神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他对善的报答、对美的欣赏和为感情的付出显得热切而执着,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他的价值体系和情感结构明显是异于常人的。”而汤川的思维则是现实逻辑。相比石神,他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的不是真理,而是现实中的真相。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得二者有着不同的人生走向和选择。因此,小说设置了汤川这一形象,就是要用汤川所代表的现实逻辑与石神所代表的认知逻辑形成对峙,挖掘真相,揭开石神所要守护的东西。

“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彼此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乱子。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允许。我们虽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汤川清醒地知道这个社会的生存规则,他是一个入世的人,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只有齿轮自身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在猜测到石神杀掉技师这个无辜的人之后,尽管带着对于昔日老友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的惋惜,他仍然不遗余力地想要揭开真相。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石神不能,也没有权利剥夺任何一个“齿轮”选择自己作用的自由,更没有权利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即使是一个流浪汉,也不该因为其潦倒和无用而成为石神掩盖靖子母女二人罪行的工具。

在石神自首之后,汤川将真相告诉靖子,即使知道石神的献身正是为了让靖子母女能够幸福,汤川也要将真相揭露出来。一方面,石神有着对于守护自己信仰的近乎偏执的坚持,汤川也有对于真相正义的执着,他认为真相是不应该被掩盖的,所有的错误都应该被揭示出来,让该受到惩罚的受到惩罚。在人性的层面,爱有可能超越了对错,但在现实伦理的层面,即便它超越了对错,也仍然要为错误付出代价。另一方面,汤川对于石神也是有着天才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的。一开始,汤川就想要把石神从孤独中解救出来,但两人思维观念的不同使他们最终走向相反的方向。他惊讶于石神可以对靖子母女作出如此大的牺牲,他知道石神的牺牲为的是什么。如果将真相告知靖子,可能会使石神的献身成为徒劳,但在汤川的认知里,只有让靖子知道石神对她做的一切,石神的献身才有意义。

汤川在保持冷静客观的同时,也富含着人情味。这样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也是立体多层次的,这也正是汤川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之高拔与现实之关怀并存的体现。但石神不同,他认为流浪汉的无人在意的生活是悲哀的,没有存在的意义,就如同自己一样。所以在他眼中,流浪汉的生命没有价值,其难以被查明身份的特征正成为石神作案的最佳对象。现代社会不仅需要认知理性,更需要道德理性。石神与汤川,一个出世,一个入世,显然汤川才是符合现代性的人物,而石神仅仅有卓越的认知理性却缺少道德理性。所以,在东野圭吾的笔下,石神最终要臣服于汤川。

东野圭吾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他的小说在悬疑、推理之外多了许多人性的色彩。推理小说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现环环相扣的完美诡计,而是要揭示背后所隐含的复杂人性以及所影射的社会现状。正如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其最高艺术价值就在于“人类灵魂的力量、生命与爱的沉重以及对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进行彰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