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闯关东里的老金沟是现在的哪里,闯关东老金沟土匪和官兵

2023-11-08 17:39 作者:岑岑 围观:

北极村之行终于找到了“北”,这标志着我走到了中国版图的最北端,站在了中国版图的“鸡冠”上。同时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看电视剧《西游记前传》里的老金狗。

电视剧《西游记前传》讲述了100多年前,山东人东渡,在老金沟从事淘金,抗击恶霸和金匪,建立远东金矿,后被清政府作为官方接管的历史故事。根据剧情,老金沟的故事发生在北极村。所以北极村之行,自然让我想起了老金沟。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特邀导游小刘。刘主任说:“老金沟确实在北极村附近,但我们都叫它胭脂沟,就在金沟林场,离北极村32公里。其原型取自老沟金矿,历史上称漠河金厂、漠河金局。”刘导说的话引起了我对老金沟的兴趣。

于是,离开北极村后,我们坐上刘的车,沿着漠北高速,直奔老金沟,也就是他所说的胭脂沟。

离开北极村,我走进了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路上看到的全是密密麻麻的美人松,又高又粗,遮天蔽日,大兴安岭的辽阔和宽广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透过茂密枝叶的缝隙,驳着片片原始森林,让它五彩缤纷。公路蜿蜒穿过森林,像一条彩带,像一艘战舰,更像一条巨龙,冲破层层参天大树,奔向一望无际的森林。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胭脂沟出口,拐下去走几公里,就到了目的地。

梅仁松

下车后,刘导指着前面说:“前面小山下的河床就是你说的,我们这里叫胭脂沟。”

我看了一眼,只见干涸的河床上杂草丛生,到处是沙石,满目疮痍。哪里有什么电视剧里描绘的火热场面,我突然觉得很失望。我清楚地记得,虽然《西游记》中描述的故事是虚构的,但100多年前的老沟金矿是以盛产黄金而闻名的鼎盛时期。想来想去,眼前仿佛浮现出了老沟金矿的盛况。

老金沟遗址

据史料记载,早在1877年,一位名叫鄂伦春族的老人在老沟河底偶然捡到一把河沙,发现金色的泡沫差不多有一半。于是消息传开,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人来偷。其中一个叫谢列特金的俄罗斯人,带着技术人员到这里侦察,发现这里的河沙含金量超过87%,于是纠集了一批俄罗斯人开始了长达10年的偷盗。

老金沟遗址

淘金热吸引了大量的海盗。在此期间,黑龙江将军徐文多次上奏朝廷,要求官方干预矿业。直到1887年新任黑龙江将军龚堂再次邀请,清政府才接受了这一提议。于是他指示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并调吉林候补知府李今庸主持。

经过实地考察,李今庸于1888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官办金矿——漠河金厂。此后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缴纳2万多两黄金,最多的几年缴纳了5万多两。李今庸的诚实和细致的管理使老沟金矿的开采量达到了顶峰。因此,李今庸被尊称为“黄金圣贤”,备受推崇。日俄战争爆发后,随着俄罗斯人的入侵,漠河金矿也萧条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老沟金矿重现青春,黄金开采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直到最近几年,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全面关闭了金矿。至此,有着百年采金历史的老沟金矿也告一段落。

我问刘导,这地方明明是个采金的地方,怎么叫胭脂沟?

刘导解释说,有一个版本说:李今庸把开采出来的黄金送到京城,被各级官员剥削,从大太监李手里扣了一半,只有一小部分留在慈禧太后手里。于是慈禧太后说这些钱只够买胭脂,于是下旨把老沟金矿改名为胭脂沟。

另一个版本说:80年代以后,随着淘金热的兴起,一些商人从上海、杭州、日本、俄罗斯等地引进了大量妓女,开了30多家妓院。很多妓女每天卸妆洗澡,水流入金沟河。水面浮上一层胭脂,清香飘数里,故人们称之为胭脂沟。

经人介绍,刘导带他去了胭脂沟附近的一个墓地。这个墓地叫妓女墓地群,里面埋葬着500多名胭脂少女,据说是当年政府修建的。

妓女墓地雕塑

事实上,鼎盛时期的胭脂沟非常繁荣。除了妓院,还有150多家商店、餐馆、客栈、浴场、典当行、俱乐部、马戏团等。,人口过万。可以说,老沟金矿的繁华是采金人的一半,妓女的一半。当政府能够为妓女建造墓地时,这是显而易见的。

妓女墓地

刘导最后补充说,李今庸于1890年因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光绪皇帝铭记他开采老沟金矿的功绩,特别下令为李今庸修建祠堂,并制作木雕像。原祠堂于民国末被毁,1998年后重建,现仍位于胭脂沟附近的山坡上。

李今庸祠堂

沿着一段石阶来到山坡上,我看到了李今庸的祠堂。背靠青山,祠堂庄严肃穆,是典型的中国木结构。牌匾上有“李今庸祠堂”五个大字,两侧有对联,如“采安边,以兴古今之业”、“义占赈灾,慈悲为邻,德、政、宇宙”等。祠堂里有李今庸的画像和木质雕像,还有牌位、传记和当时采金用的工具。

时间像箭一样飞逝。老金沟的辉煌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残存的李今庸祠堂和孤独寂静的妓女墓地,或许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