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剑风传奇完结篇,剑风传奇主角是谁

2023-11-05 02:14 作者:岑岑 围观:

▋导语:在这个夏季,由三浦建太郎的创作漫画《剑风传奇》不但发售了漫画单行本的38卷,漫画的连载也再度开始,加上7月开播的《剑风传奇》动画以及10月底发售的《剑风传奇无双》游戏,这些消息都让喜欢《剑风传奇》这部从1989年至今、已经连载27年的经典漫画的朋友欣喜不已。

这回对谈白泉社邀请到了担任过鸟山明、桂正和等著名漫画家编辑的鸟岛和彦,与三浦健太郎谈谈二人的过往经历以及有关《剑风传奇》的林林总总。本文译自网站natalie“《剑风传奇》特集,三浦健太郎X鸟岛和彦对谈”,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所以分为上、中、下三篇。在中篇三浦健太郎与鸟岛和彦针对《剑风传奇》漫画的剧情与漫画的意义进行了讨论。欢迎朋友们的讨论与吐槽~

三浦建太郎:(1966年7月11日-),漫画家,出生于千叶县,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代表作《王狼》、《剑风传奇》。

鸟岛和彦:(1952年10月19日-),2015年担任白泉社代表取缔役社长。日本新潟県小千谷市人。就读于新潟县立小千谷高等学校,1976年从庆应义塾大学毕业后进入集英社。进入公司后一直负责Jump系杂志编辑。也是鸟山明创作的漫画《阿拉蕾》中,反派马希利特教授的原型。

▋如果让鸟岛和彦担任《剑风传奇》编辑的话?

鸟岛:在读《剑风传奇》时,我感觉如果让我担当编辑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准你做的。在漫画第十卷中,格里菲斯的心境变化,夏尔露特插手救助格里菲斯的部分,都让人沉浸在漫画中。第十卷描写的故事实在是太心酸了!从第十卷开始,《剑风传奇》的世界观与故事开始逐步扩大与升级,并且到十三卷漫画都围绕“蚀之刻”的内容进行展开,难道是致敬《恶魔人》(永井豪)吗?

不过我在同时读了《恶魔人》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剧情暴走部分,作为少年漫画来讲并不合适。《剑风传奇》也是如此,格里菲斯虽然在十三卷中了完成蚀之刻仪式,但是一般来说,角色是没有那么简单就堕落的。

《恶魔人》第一卷中主角与恶魔结合的桥段与“蚀之刻”确实有类似之处

三浦:《剑风传奇》中角色都是按照先后次序来创作的,“黑色剑士·格斯”的形象最初就已经决定,不过那时对于格斯的过去等细节还没有决定好······

鸟岛:读完前三卷漫画对于角色们的过去经历完全不明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三浦:《剑风传奇》在最初就决定是长篇连载,我想到三卷为止一定要塑造出“黑色剑士·格斯”的形象。在做好这样的决定后,我决定描绘出一个饱含愤怒、全身黑色的形象。因为是一个愤怒的角色所以黑色剑士是一个复仇鬼,复仇鬼理所应当手持大剑、手腕上装着大炮。到漫画三、四卷为止,我将表现角色的特征放在首位,在角色的部分描写完之后才开始描写复仇的的前因后果以及角色们的过去。

鸟岛:这样说来,漫画三卷之前描写的方式变换一下就好了。周刊漫画在最初的三周就必须完成角色形象的塑造哟。

三浦:现在确实是这样呢······

鸟岛:换做是我担任编辑的话,在与作者讨论完“主人公的目的是什么”、“人物背景有着怎样的过去”的问题后,作者就应该先尝试在一话中将这些内容囊括。完成这样的一话短篇漫画后,作者与编辑应该对这篇短篇再次讨论与修改,在这样的过程后再创作漫画的第一话。这就是我们编辑的工作。

三浦:当时我去白泉社投稿时,杂志已经临近废刊,我的编辑也被调到了其他职位。所以在一开始是白泉社毫无关系的助手在协助我呢。

鸟岛:诶,是哪位?

三浦:是谁现在已经不记得了(笑)。是一位没多久就退出了这一行的新人吧。并且在这之后,负责我漫画的编辑也换了好几回,在慌乱之间终等来了第一位比较正式的编辑。就像鸟岛先生说的那样,作者被指出大量的缺点后会得到成长,不过我在成为漫画家后很快就开始了漫画的连载,所以被指出缺点的经历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白泉社开始连载《剑风传奇》之前,也有4年左右亲自拿着原稿去少年杂志编辑部投稿的经验,在那时被编辑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不少缺点呢(笑)。

鸟岛:那家杂志为什么没有通过你的投稿呢?

三浦:我自己的实力不足当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不过从结果来看,当时杂志也没有连载科幻以及幻想题材的意图。

鸟岛:当时的环境确实是这样。那时候是安达充的恋爱喜剧流行的时代,少年漫画业界的巨头则是安达充所在的《少年Sunday》。那时是漫画界受安达充影响非常大,也是恋爱喜剧漫画的全盛期,这时《少年Jump》与主推恋爱喜剧题材的《少年Sunday》抗衡,推出了漫画《北斗神拳》。

安达充的恋爱喜剧漫画也是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三浦:嗯。不过在我心中,《北斗神拳》在漫画界中的中心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在读《北斗神拳》漫画时,我感觉拳四郎的拳头仿佛真的从漫画中打出来了一样,真的十分具有冲击力。所以《剑风传奇》要如何体现这样的冲击力呢,在连载的初期我对此相当困扰。大剑与《北斗神拳》的拳头不一样,剑的造型是线型,是做不到拳头那般的魄力的。为了取代拳头的表现力,我构思了用大剑将敌人斩断、击飞并且旋转的画面效果,这样的画面有种冲出纸面的魄力呢。

▋三浦先生有没有亲自拿着原稿去Jump编辑部投稿呢?

三浦:没有呢。我觉得很害怕(笑)。

鸟岛:嗯。确实会令人害怕呀······

三浦:Jump编辑部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当时希望能连载漫画的强者们都亲自拿着原稿去Jump编辑部投稿了不是吗,对我而言,实在不是他们的对手呀。

鸟岛:不过只要赢过他们的话,不就立于漫画界的顶点了吗。

三浦:确实是这样······Jump编辑部就是这样的地方,不过我应该没有那样的才能吧。

鸟岛:并非如此,我认为亲自去Jump编辑部投稿就如同亲自去战场战斗一般。

三浦:战斗吗······

鸟岛:如果见到我的话就是战斗了!话说回来,我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呢(笑)。

三浦:那么让我用时光机回到过去吧(笑)。那时候对于Jump编辑部的传言已经分不清真假,但是各式各样的传言真的让人觉得害怕呀。

鸟岛:在周刊上连载漫画确实是一件难度很高的的事情。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漫画家。

三浦:就我印象中,当时的漫画家都是超人哦,有着杰出才能的漫画家们,对于周刊连载有着近乎荒唐的执着。

鸟岛:确实在当时,《Jump》是没有休刊过的。并且还举办了“Jump愛読者賞”这样的活动,虽然是连载漫画的企划不过要尽量在一话之中让故事完结,连载的顺序由漫画家们抽签决定。但是当时还是新人的鸟山明说,“是要我的顺序不在前面就行了(顺序在后的话有时间构思与创作)”,结果说出这话的鸟山明抽中了在第一周连载的签,然后那一年的春节假期也因此不存在了!

注:“Jump愛読者賞”曾在1973年~1983年、1997年举办,从读者调查问卷中选出10位漫画家,每位完成45页的短篇漫画,连载顺序由抽签决定,获得第一名的漫画家能够得到海外旅行的机会。

▋那个时候画漫画是没有数码设备用的,现在想起来会觉得那时的创作非常艰难。

鸟岛:那时候的漫画,越是濒临绝境绘画的功力反而会提升。例如在2天内完成的漫画设计图这件事,当时来讲也不是特别快的速度。更进一步说,2天能完成的事情,放到4天去做实际上内容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要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就是判断力上的差距。画漫画有时就像猜谜一样,但并非是有三个选项的选择题,通常来说正确答案会在在脑海中突然浮现。在漫画家迷茫的时候,编辑是绝不能一起陷入迷茫的。对于编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时候翻阅手中的素材,考虑如何进行调整。总之,对于编辑来说能够看清局势的是最重要的。与漫画家一起商谈后,整理创作的内容,并且至少选出一个有深刻印象的分镜,然后考虑这个分镜应该如何使用。关于读者的调查,如果要说的话不是要调查“读者喜欢什么作品”,而是应该去调查“读者对什么样的作品有深刻的印象”。

三浦:原来如此!顺便问问,当时的Jump编辑部有类似“新人漫画家育成秘籍”这样的通用知识吗?

鸟岛:这样的东西当时是没有的。不过在我担任副总编的初期,我将目前为止的Jump经验整理成了教材。这也是因为当时编辑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虽然有很多编辑觉得这样的教材非常好,但是对于漫画家的培养来说却是不利的。并且在教材中虽然说明了什么地方是对的,什么地方是错的,什么地方应该修改,不过首先编辑要具备对漫画的基本素养才行。

三浦:Jump的少年漫画与《Young anima》(白泉社旗下青年漫画杂志)上的青年漫画在编辑的工作的部分上有区别吗?

鸟岛:没有什么区别。少年漫画与青年漫画有区别的一点,就是漫画内容中表现的 “苦的程度”。人类因为味觉的进化,所以能分辨甜与苦,想要一口气表现“苦”的感觉则更为复杂。不过少年漫画是体会不到“苦”的感觉的。

三浦:在亲自去编辑部投青年漫画的新人中,有多少人能理解“苦”的含义呢。

鸟岛:在此之前如果没有对“苦”有深刻理解的编辑,就算有漫画家来投稿也是白费力气。目前我对于白泉社内没有满40岁的员工们成立了一个小培训班。职位与年龄都不同的4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位担任社长的角色,一位担任总编的角色,4人进行着会议的模拟练习。一个小组的四人还要关于这个模拟会议与我进行讨论。我称之为“鳥嶋塾”。一个小组的成员在两小时的模拟会议中要轮换顺序,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出够提出各种意见的人。

三浦:意见的多样性与漫画的制作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少年漫画,一旦表现的价值观发生动摇,离漫画结束也就快了。

鸟岛:是的,所以在每次“鳥嶋塾”开课的时候,我都会强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言来向他人说明,自己最初考虑的是什么,怎样做才是好的,并且让他人理解。根据听到的回应,了解到自己处于什么状况”。

三浦:有时像我这样资历的漫画家,也会考虑有没有能够告诉新人漫画家的事情呢。

鸟岛: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呀,请制作出教材吧。

创作漫画的意义

三浦:与鸟岛先生对话后,感觉鸟岛先生真是很重视说话的人啊。

鸟岛:当然了。对于编辑来说,说话是无比重要的工作。编辑就是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口去表达。毫无疑问,内心的想法与表达出的东西密切相关。

▋鸟岛社长从Jump时期一直工作到现在,对于编辑的印象有什么变化吗?

鸟岛:感觉编辑的整体素质降低了······

三浦:在网络时代成长的年轻一代与生活在没有网络的年轻人相比,印象不一样吗?

鸟岛:这个问题与“能够获得的信息虽然相比过去大幅增加,但是人们的体验是否得到了提升”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呢。

三浦:对我而言,我想问的就是“现在人们的体验是否更丰富”。

鸟岛:简单说来,“空腹就是最棒的调料”。有关信息的方面也是如此。

三浦:但是现在那些对“目前体验的丰富程度”抱有疑问的人也同样是漫画读者。

鸟岛:这里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是,这些人真的是我们的顾客吗?

三浦:有什么区别?

鸟岛:那么,三浦先生是为了谁创作漫画的呢?

三浦:就我个人而言,是为了那些“与自己有着类似之处”的人创作的。我的感性只能通过漫画传达出有限的内容,我的漫画也许多无法表现东西。我希望那些与高中时代的我有着类似感性的人,能够观赏我的漫画。

鸟岛:虽然与我的定义不一样,不过你的意见确实非常坦率。我是参与漫画制作的编辑,我想为那些不自由、失去希望的人制作漫画,我的童年并不自由,但是在语言与书籍中获得了希望,我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漫画给予不自由、失去希望的人那些想象的翅膀。

三浦:啊······果然个人的经历会成为行动的动力呢。如果将私人的情感去除,而是“为了社会”、“为了现在社会上的人”这样的理由,那么漫画也没必要存在了。

鸟岛:这么说的话漫画完全没必要存在哟。创作者虽然不用这样的事情,作为编辑是必须考虑的。

中篇的内容到此结束,在最后一篇中三浦健太郎与鸟岛和彦将针对《剑风传奇》的漫画进度与创作者的才能谈谈各自的见解。

更多内容请关注机核网

点击【阅读原文】给原作者点赞!

↓就这儿!戳死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