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浅谈《我爱我家》里的人物,情节和语言特点,我爱我家人物关系表

2023-11-05 01:24 作者:岑岑 围观:

看了郑萌《我爱我家》对英达导演的专访,受益匪浅。在这次采访中,这位英国导演除了首次透露了当年拍摄的诸多细节,还阐述了对后半段喜剧的一些独到见解。

有这样一段话:

喜剧的标准是先写好角色,再写剧情。《我爱我家》有几集情节很好,但是人物要支持剧情。最后一点是大多数人说的和模仿的,那就是语言。语言排在最后。首先是人物,其次是剧情,最后是语言。前两个不好,可以靠拙劣的语言创作。试试吧,没机会了。

我觉得这段话可以回答“为什么现在某某喜剧电影\小品\相声不要可乐了?”

《我爱我家》现在似乎成了喜剧影视作品的学习范本。在此,我试着从人物、情节、语言三个方面对这部经典作品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首先,在人物方面,《我爱我家》中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都很鲜活,“普遍而独特”。退休老干部傅明,当时被很多老干部批评。他觉得这种对领导干部的嘲讽并不严肃,甚至是对革命前辈的恶意丑化。这个老人有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但他克己奉公。他年纪有点大,人也挺好,但是很多粉丝觉得老傅就跟他爷爷一样。一个家庭主妇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真实,热心但有点普通,孝顺长辈但喜欢算计,让人觉得她是我们身边一个善良的阿姨或者阿姨。一个失意的公务员,在别人眼里游手好闲的志国,全家宠爱的女大学生炙心,共和国第一批独生子女贾媛媛,都是很典型的,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这个家庭看似普通,却又独一无二,这在以往的影视剧中从未出现过。观众看后感觉亲切清新,容易产生心灵共鸣。

人物的典型塑造不等于脸谱化,而是基于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提炼。相比之下,现在的一些喜剧缺少人物塑造,要么是因为生硬的脸谱化,要么是干脆放弃人物塑造而去编造。前者会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后者会让观众觉得“世界上有这样的奇葩吗?”

剧情方面,《我爱我家》的所有故事都围绕家庭这个大背景展开。这个主题有利有弊。好处是故事背景贴近生活,观众没有理解障碍和文化障碍,容易感同身受。缺点是同类型喜剧太多,很难创新,对编剧的功力是很大的考验。作为这部剧的编剧,梁左先生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功底扎实。同时,他熟悉人们的生活,熟悉市场。优雅与流行的结合,源于生活的艺术性,于是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虽然说“李二不歪就笑不出来”,但《我爱我家》中的故事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荒诞无稽,而是夸张可信,在极度贴近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出人意料的夸张。即使是失忆、假死、绝症等极端的故事,也让人觉得可信,发出会心的笑声,这不是谁都能达到的境界。

此外,90年代的环境比现在宽松,可以嘲讽和讽刺的东西相对较多,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今,文艺创作如果贴近现实,就会遇到各种阻碍。影视作品的情节要么无聊得没有生活基础,要么夸张得狗血,虚张声势。最后,观众经常会看到粗体的“假”字。这样的作品怎么会有生命力?

第三个方面是语言。现在的喜剧作品最关注这一块,因为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这种理解本身就是肤浅的。现在的文字碎片化、分割化非常严重,微博、朋友圈等媒体平台上段子满天飞。剧本急了怎么办?来不及刻画人物,也没心思构思剧情,只好在语言上“下功夫”。我只是把网上的段子复制拼出来,一个喜剧作品就出来了。剧本不够演,演员在舞台上耍贱卖萌。如果他们实在不行,就会撕扯嚎叫,上蹿下跳。“你不开心,我就不活了!”这种现象在相声尤其是剧场相声新作中尤为突出。一开始这种做法是有效的,一次次突破尺度的新鲜感让大家捧腹大笑。但过了一段时间,观众就不买账了。面对这种急功近利,观众不仅笑不出来,甚至连“小牙齿”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尴尬和头皮发麻。

我爱我家是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也是迄今为止的最高峰。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其他团队创作出一部甚至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作品,甚至连导演英达本人也没有制作出一部比《我爱我家》更有影响力的作品。

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精彩的喜剧问题。但一部经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三点,还有演员、导演甚至时代的因素。个人认为不会有比《我爱我家》更精彩的情景喜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