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名剧《打金枝》中驸马真敢打公主?古代君臣是这样解决家庭矛盾的

2023-11-04 21:32 作者:岑岑 围观:

这个国庆假期,戏迷们可以有个好去处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教委、丰台区委区政府承办的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于10月1日至7日在北京园博园举行。本届戏曲文化周以“中国梦·中国魂·戏曲情”为主题,旨在为戏曲爱好者和游客呈现一场饕餮盛宴。

作者:张永和

众所周知,《打金枝》的剧照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人们熟悉的剧目往往脱胎于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如以唐代名臣郭子仪及其子艾国为原型的《打金枝》。那么,历史上艾国真的打过公主吗?真相是什么样的?在迎接国庆“传统戏曲盛宴”的时候,让我们听听“打金枝”背后的故事,看看古代君臣如何解决家庭矛盾,树立良好家风...

一代名臣与名剧《打金枝》许之子触怒公主,皇帝理性调节矛盾。郭子仪祖籍陕西华州正县(今陕西华县),祖籍山西太原。作为唐朝名将,郭子仪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有在安史之乱中“化险为夷,扶危为安”之功。唐玄宗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收复河北、河东,先后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不久后,吐蕃乘唐朝内乱之机攻占长安。唐代宗李煜再次任命郭子仪联合军队抗击敌人。吐蕃只占领了长安11天,当他听到郭子仪统一军队的消息后,立即逃离长安。随后,唐朝边塞将军普谷怀恩造反,率领吐蕃、回纥入侵。郭子仪勇于单骑说服回纥,使回纥叛变,与唐军结盟,再次破吐蕃。由于他三次挽救危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尊为“国父”,封为太尉。

正是由于他非凡的成就,郭子仪的事迹成为民间戏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在昆曲中,大诗人李白和郭子仪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郭子仪失意时,李白把他推荐给唐朝皇帝,后来李白受了委屈。这时,郭子仪,一个有权势的人,尽一切努力把李白从监狱里救出来。可惜这个昆曲在舞台上已经绝对出名了。

在京剧和晋剧中,打金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被人津津乐道的剧种,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金枝》的主要情节是:郭子仪的小儿子艾国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成为了王朝的丈夫。这一年,郭子仪因战功卓著被唐代宗封为汾阳王,这一年也正好是他和他妻子的七十大寿。郭子仪有很多孩子,包括七个儿子和八个女儿。生日那天,他们都来到教堂为父母庆祝生日。偏偏升平公主仗着自己的“金枝玉叶”,没去拜寿。在寿堂楼上,艾国看到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成对地为他祝寿,但只有他一个人,他感到很孤独。郭文郁闷,回家后质问公主。他们吵架了,拒绝让步。艾国终于恼羞成怒,甚至打了公主一耳光。公主怎么受得了?她立刻怒气冲冲地回到皇宫,向皇帝和皇后哭诉。当郭子仪听到这些,他知道他的儿子犯了一个可怕的灾难,所以他把他的儿子绑起来,带他去寺庙忏悔他的罪行。没想到,唐代宗和皇后劝郭子仪说:“你不傻不聋,就当不了翁阿姨。”他不仅没有惩罚郭文,还苦口婆心地劝小两口和好。最后,一对年幼的孩子突然悔悟,和睦相处。

这部欢乐喜剧也叫《满床》。因为给郭子仪祝寿的儿女都是朝鲜的高官。后世官员的形象,往往是身着绣袍,手握玉带,牙齿当空。当孩子们来到郭时,他们很自然地把牙齿放在了床上。由于人数众多,占据了整个床位,所以该剧也被称为“满床”。

在历史上,艾国和他的妻子有过冲突。老臣恳求皇帝宽恕,却没有挨打。该剧所涉及的艾国与公主的争吵绝非空穴来风,历史上也有相关记载。可以推断《金枝》基本是根据史实改编的。

这件事最早见于唐代赵霖的笔记《说文解字》。赵霖是唐文宗时期的一位学者。他做了三年秀才,后来担任衢州刺史。赵霖非常熟悉自唐玄宗以来的各个朝代的民族遗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名门望族,又是西人刘的孙子,对宫廷典故比较了解。他还说“书虽接近小说,但往往足以与史传相关。”由于这一特点,写了《资同治鉴》的司马光对赵霖的作品非常重视。

赵霖撰写的六卷共133篇文章,其中涉及郭子仪的有六篇,上卷有三篇。《奏金枝》中马旭与公主的争吵,在《语录》中有如下记载:“艾国尝升平公主,琴瑟不和,暖骂公主,‘倚是父是天子?我父亲讨厌天子。“公主哭了,跑到车上打它,说‘你不知道,他爸爸真的很讨厌天子不做这件事。如果你不介意,你的家庭怎么会有社会?“因为流泪,但公主被勒令返回,父亲被拘留,他去法院接受惩罚。他叫他说:‘俗话说,你不傻不聋,也不会老。'大臣听小儿女子闺房之言吗?'送走也就几十年的事。"

从这个记载来看,和公主在闺房里吵过架,的女主许去庙里认罪都有记载,但没有许打公主的戏码。据史料记载,虽然皇帝原谅了郭文,没有惩罚他,但“岳父”郭子仪用棍子打了郭文几十下,作为对儿子的惩罚。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相关记载:“郭文昌与升平公主争论,说‘你视你父为恶天子,而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跑到车上弹吧。他说:‘这你不知道,他那么诚心,要做天子,你们家的罪恶都在人间?慰令条例,仪子听见了,监牢暖待罪。大师说:‘有俗言,你不傻不聋,又不是主妇,不能听!仪归,杖暖数十。"

从两个记录来看,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略有不同。首先,《子同治鉴》记载,唐代宗与女儿通话后,并没有“哭”;其次,在笔记中给了许很多东西,而《子简》却没有。他只是写信安慰他。但除了两个不同,无论是《通鉴》还是《因言》,都没有郭文三言两语打公主的故事。整个事件只是一场年轻情侣间的争吵!在等级森严的古代,郭文不敢随意玩弄升平公主,即使他是名门望族,官位很高。

故宫南浔厅收藏的唐果紫衣画像《打金枝》如何成为经典剧目,凸显了这一主题。后人对《史记》改编的戏曲进行了创新和演绎。主要情节与《通鉴》和《笔记》基本相同,但为了戏剧效果,作者突出了两个情节。

第一个增加的情节是,艾国过完生日回来后,他还会向“金枝”鞠躬作为礼物。许应观察宫门的红灯。如果红灯没有挂得很高,他就不能进入他的房间。这些看似极不平等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然加剧了郭文的愤怒。两人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争执,导致了强烈的戏剧性的打人举动。也是两人积怨已久,恰逢“拜寿辱华”爆发。

据司马光的《子同治简》记载,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升平公主与艾国结婚。等到他们吵架的时候,已经是婚后第三年了。古代结婚普遍较早。他们结婚时才十三岁,此时刚满十六岁。公主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金枝玉叶”。许是唐朝名将后,他们年纪小,惯于颐指气使,发生口角是很自然的。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为了推动整个事件自然向前发展,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浅入深,由缓入急。站在观众的角度,把小情侣不和谐的过程描写的淋漓尽致,很有“代入感”。

剧中增加的第二个情节是,郭子仪把儿子绑上皇位后,唐代宗和郭子仪的对话,显示了君臣之间的真诚相待,也显示了皇帝对郭子仪的信任。皇帝理智区分家事和国事是明智的。同时,郭子仪对唐朝的忠诚力挽狂澜,也让这种“鱼水之情”更加生动感人。

京剧《大金枝》写得很早,出现在京剧诞生的时期。起初,这部剧是奎派元老张二奎唱得最好的。张二奎以他的“猫王戏”而闻名,即他扮演皇帝,并以他的梨园而闻名。他长相儒雅,声音洪亮,京腔,演奏的“猫王戏”大气、饱满,非常出彩。起初,这部京剧以皇帝为主角。从出场到最后,唐太宗都在朝廷上。郭子仪是一个有很多场景的重要角色,而升平公主和郭文是无足轻重的。一开始这部剧主要讲的是君臣之间的理解和真诚。观众可以通过几段对唱来体会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其中两首歌词至今仍是经典。

弹金枝不仅是京剧剧目,在晋剧、汉剧、徽剧、川剧、豫剧、粤剧、越剧、梆子体系中都有。其中最著名的是晋剧《金枝》,由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平等著名演员演出,深得全国观众的喜爱,后被拍成话剧电影。

后来,哈尔滨京剧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云燕铭不断创新改编该剧。最终,“弹金枝”成了她的拿手好戏,她的“金枝”更细腻,更嚣张。云燕铭以“娇与傲”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刻、细腻、鲜明,深受观众喜爱。现在北京京剧院云燕铭的弟子白进也擅长演这个戏,而且他有创新。

(原标题:重探“打金枝”:唐朝徐师真的敢打公主吗?)来源:北京晚报编辑:TF20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