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倩女幽魂》魅惑外衣下,为何藏着哥哥的善良?聂小倩给出答案

2023-11-03 23:11 作者:岑岑 围观:

神怪志异一直存在着中华文化之中,但只是沦为幻想。随着科技和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无数优秀的影视从业者们将这些怪异的神话故事进行视觉化。将幻想中的人物呈现在荧幕上,成为了一代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人和鬼在神话故事中似乎始终都是对立的,人鬼殊途,不能共存。但倘若将二者殊途的结局做戏剧化处理,在影视的改编中,必然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回溯我们的电影,历史长河,有一部电影始终让人难以忘怀。

1987年7月18日,由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张国荣、王祖贤、午马等主演的古装爱情片《倩女幽魂》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该片获得第16届法国科幻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等奖项。

在这部电影里,人和鬼不再反目。一个是死后的魂灵,一个是活生生的人。两者在对立关系下的相遇,就被附上了极高的戏剧色彩。“人鬼情未了”的主题打破了认知,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题材。

该片在豆瓣获得了8.8的高分,评分人数多于71万人。有不少影迷认为,这部电影代表着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香港电影最好的证明,更是无数港迷难以忘却的岁月回忆。

正是因为细腻的台词、合理的角色分配、精湛的演技和优秀的剧作......让这部电影跨越了时代的鸿沟,留在了每个影迷的心中。在经历36年的风霜之后,依然屹立在影史前列。

影片讲述了由张国荣饰演的书生宁采臣去店里收账,但是账本被雨水打湿后字迹消失了。他无处可归,只能在外漂泊流浪。他在路上被人欺骗说兰若寺可以借宿,他便只身一人前往。但他并不知不知道,这是孤魂野鬼的宿留地。

在这个过程中,他偶然遇到了由王祖贤饰演的女鬼聂小倩。小倩本想用惯用的计谋迷惑精壮男子,让姥姥吸取他们的阳气。但是宁采臣的刚正不阿,让小倩发现世间也有好人。二者两情相悦,从人鬼殊途变为了人鬼情未了。

每当宁采臣要被鬼魂发现时,小倩都把宁采臣救出姥姥的魔掌。由于二人功力的浅薄,不足以抵挡姥姥的压制。他们找来燕赤霞帮助他们,在保佑小倩平安转世投胎的路上,他们经历了重重困难。感情再深刻,也只能阴阳两隔。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优秀的剧情,《倩女幽魂》成为了同类型电影中一个无法超越的存在。奇异的妖魔世界、聂小倩凄美的女鬼形象、宁采臣独有的书生气质,极具东方浪漫主义色彩。

1、原著改编

《倩女幽魂》取材自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一章,在程小东与徐克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一部传世经典。

其实在原作中,这段故事的讲述并没有如此吸引人。简而言之就是书生宁采臣夜宿兰若寺,遇上了女鬼聂小倩,二者坠入了爱河。但那个时代的影视从业者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挑出了这样一个情节作为影视的展现。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李翰祥导演就早已把倩女幽魂的故事搬上荧幕。精确的来说,87版的《倩女幽魂》实际上只是一次翻拍。但唯独87版的倩女幽魂存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减弱过自身的光辉。

剧本故事方面,87版的《倩女幽魂》基本上沿袭了前辈李翰祥导演的版本。在故事情节上没有较多的改动,只是做了一些概念上的更换。比如宁采臣歇脚的兰若寺,原著中的“兰若”仅是佛寺的代称,在李翰祥版中被命名为“金华寺”......

由此也可以看出,真正吸引人的不是故事本身,更多的是故事的表达方式。正是这样优秀的表达,让《倩女幽魂》成了电影的标杆,也成为了无数从业者们借鉴的对象。

2、恐怖镜头下的凄婉爱情

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兰若寺。那时的宁采臣只是想寻找一个留宿之地,却遭到别人欺骗闯入了鬼魂之处,这也验证了二人相遇的合理性。宁采臣被远处传来的琴声所吸引,跟着琴声来到了寺后水中的一处凉亭。

因为宁采臣背上沾满了符印,聂小倩借用丝巾飞走的原因,将宁采臣引入湖中从而洗刷符印。将他水中救上来之后,宁采臣也不如其他男人一样。面对聂小倩的勾引,他感到紧张和慌乱。

可能是因为书生的缘故,宁采臣的性格里透着内敛和温和,不像其他人一样野蛮。他并非太过迂腐而拒绝小倩的投怀送抱,而是因为他的身心太过纯洁,越是喜欢越是不敢触碰。

这时的聂小倩只是察觉到宁采臣与其他男人的不同,但并未对他产生情愫。在听到燕赤霞赶来时,她便把宁采臣推到水中自己逃走了。宁采臣惊醒后没有看到聂小倩的身影,只有一把古琴。

书生身上的善良气质使然,他拿起自以为是聂小倩遗忘的古琴开始追逐。也正是这样的书生,为了保护聂小倩,敢于鼓起勇气去与蛇战斗。在这样的第二次相遇中,聂小倩看到了宁采臣的善良与忠诚,两人交换了名字,这也是两人情感的萌发。

当时的聂小倩也深知人鬼殊途的道理,她开始有意无意的避免与宁采臣相遇,只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他用白色的手帕给宁采臣留下了字迹:你是好人,以后不要再来找我。

也因为这样奇怪的经历,让宁采臣的收账之路格外顺利。他拿着收好的银两准备与小倩告别,离开此地。这是他们的第三次相遇,也是在这一次的相遇之中,两人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姥姥和姐姐的到来,让聂小倩把宁采臣藏在了浴桶中,为了遮掩他身上的活人味道。也是在这一部分的情节中,迎来了《倩女幽魂》最经典的画面。

姥姥和姐姐的各种逼迫,小倩聂小倩试了和黑山老妖成亲的礼服。也正是在此刻,宁采臣看到了聂小倩裸露的身体。为了给宁采臣传递呼吸,两人在浴桶中深深一吻,也正是这一吻,加深了两人的情感。

小倩为了保证宁采臣的安全,不让他受到鬼魂的迫害,在他们第四次见面的时候,编造了谎言让宁采臣离开她。但正当宁采臣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县里的通缉令。他将通缉令上的人误认为燕赤霞,他十分担心小倩会收到伤害,于是他只身一人去与小倩见面。

聂小倩被眼前的男人所打动,两人相拥而泣。情到深处,两人开始了缠绵。配上背景音乐《黎明你不要来》,人和鬼也成为了一对神仙眷侣。这时的宁采臣,不再有要不到账时的软弱,有了独挡一面的男子气概。

他和小倩的感情,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见面中不断加深。聂小倩让宁采臣带着他的骨灰离开,让他能够更好的投胎转世。也是从这样一段神奇的艳遇开始,两人也开启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人生。

3、宁采臣代表着的人间疾苦

宁采臣来到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账,而收账时老板拒账不还,宁采臣也身无分文、无处安身。但是他的性格没有让他继续要债,而是选择到荒废的寺庙里去过夜。

从另一方面想,这样的经历也表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明被别人拖欠银两,自己才是有理的一方,但最后只能委屈的在荒郊野岭生活。一介书生被社会所逼迫,失去了自己的尊严。由于自己的懦弱,也经受着不该承受的委屈。

电影看似在写鬼写妖,但其实就是在写人,片头曲便为我们道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宁采臣的干粮硬的可以砸烂石头、脚上的鞋已经磨破露出脚趾、身上的行头也被暴雨淋湿。

在宁采臣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半点希望,只看到了前路的崎岖。他来到了郭北县,也来到了一个混乱的地方。他这样文弱的书生,显然无法在这个混乱的社会中生存。来到兰若寺这样的鬼魂之地,和那样狭隘的小地方没什么分别。

但在路上宁采臣又碰到了两大剑客的决斗,“爱与正义”从他的脑海里面蹦出,用自己的碎碎念劝两人收手。这段情节,将宁采臣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武力面前,宁采臣选择用公平和正义去化解一切。

4、郭北县和兰若寺两地

在倩女幽魂的场景设定中,宁采臣的目的地是郭北县,后经辗转来到了为鬼神之地的兰若寺。在故事的一开始我们就发现,全是活人的郭北县并不比鬼魂众生的兰若寺容易生存。

这里人心险恶,到处都是势利眼。贪官污吏:小偷小摸的行为屡见不鲜。也正是在郭北县的故事发生后,我们意识到:其实鬼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厮杀”,才是最令人摒弃的东西。

无论是鬼还是妖,都是人的投射。倘若你是个好人,就算行走阴间也不会迷失心心智。如果你一心向恶,就算阳光普照的人间也会乌云密布。

在没有要到账后,宁采臣一人来到兰若寺。兰若寺里妖孽横行,鬼魂肆虐。宁采臣住在一楼,二楼满是干尸。这显然不是活人能生存的地方,而宁采臣却靠着自己的一身正气活着走出了寺庙。

这是导演想要传达的,人和鬼之间没有既定的对立概念。只要永葆一颗刚正不阿的心,就可以在有秩序的地方安然的存活。在鬼界,也有光明的存在。

就像《倩女幽魂》中,宁采臣一次又一次躲过了干尸的袭击。这些巧妙的情节设置,必定是导演的刻意而为之。也可以这么说,鬼神不会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人。甚至后面聂晓倩多次救下宁采臣,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而郭北县和若兰寺这两个人界和鬼界的地点设置,足以看出导演对剧作的用心。通过两种不同分界的对比,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中心主题。就是像宁采臣一般,在复杂的世界里仍然坚持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纯净的好人。

5、燕赤霞的转变

在《倩女幽魂》中,燕赤霞的人物也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燕赤霞浑身满是正义和侠气,总是喜欢打抱不平。但是这个天下始终不太平,又遇到奸人的陷害,最终决定隐居山林。

影片里的燕赤霞凭着自己的正义和一腔热血,维护着自身的善良。无论是对贪官还是对朋友、是面对黑恶势力还是普通百姓,他都秉持着是非分明、惩恶扬善的态度行侠仗义。在宁采臣遇到麻烦时,燕赤霞毫不犹豫的出手相救。仅仅一个一出场,就展现出了侠者气概。

如果将他的人物幻化成影视符号,我们会发现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他这样一个行侠仗义的人物,不仅是民众的保护者,也是政府贪污腐败行为的监督者,更是打击黑恶势力的主要人物。

也是从燕赤霞这样一个人物,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混乱。从他归隐山林的原因,到陷入纠结和转变的痛苦,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已经是乌烟瘴气,无法让一个正常人存活。

宁采臣总是处于被欺压的状态,每次都要依靠燕赤霞或聂小倩出手相助。也是在后面燕赤霞的引导中,宁采臣才能成功的把聂小倩救出。这样一个口是心非刚正不阿的人物,最后凭借共同的努力打败了黑山老妖。

燕赤霞看不惯人间的丑恶,归隐山林与鬼神为伍。聂小倩却不习惯鬼神的束缚,想要逃离此地请求投胎转世。二者的双重逃离,不禁让我们产生思考。

聂小倩请求宁采臣将他的骨灰带走,以便于投胎转世。宁采臣自知自身能力不足,只好向燕赤霞求助。他的真诚与善良打动了燕赤霞,燕赤霞也是这时才明白鬼神的世界不只是非黑即白,和人一样也有好坏之分。

6、县太爷的贪欲

在《倩女幽魂》中宁采臣来到了县衙想要举报燕赤霞,看似无意的场景,其实在影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王晶饰演的县官二话不说先要银子,不给钱就打板子,足以窥得官府机构的金钱至上。

当宁采臣说自己没钱怎么办的时候,县太爷是这样说的:“没有钱,你可以去偷,可以去抢啊。”在县衙之上,把这种话露骨的说出,在真实中透露着一丝荒诞。

现在也欲望作祟,升堂、审判、抓错人,没抓错人都要钱,只有金钱才可以堵住它倾泻而出的贪欲。他不会在意自己身为父母官的使命和任务,也不曾试想底层人民的苦难与贫穷。只是借用着自己高一级的身份,来对底层进行蹂躏和压榨。

7、爱情给世界增添光明

燕赤霞选择了归隐山林,是因为看透了人间的险恶。但他认为,鬼界比人界更可怕。所以在一开始见到聂小倩时,带着敌对的恶意。也是因为宁采臣总和聂小倩相处,燕赤霞担心他的安全,所以一直在暗中保护他。

他的潜意识里认为:人就是人,鬼就是鬼,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人鬼本来就是殊途的。而后来他与书生宁采臣接触后,突然发现世间并非只有恶人一种身份。也被人鬼之间的情分所打动,紧接着动摇了自己的内心。

内心善恶的评判标准被打破,于是他选择和宁采臣一起“营救”聂小倩。这一刻他明白了真爱是不可阻挡的,在这个污浊的社会里,这样一份纯洁的爱情为整个世界都增添了一丝光明。

无论是鬼是人,爱情始终是永恒的话题。人们总愿意被一往情深和真诚所打动,而去选择自己所钟爱的人。人生路美梦似路长,爱情的光明也终会驱散他们周围的黑暗。

8、张国荣的努力

《倩女幽魂》是在冬天进行拍摄,天气十分寒冷。我们从电影中演员的穿着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衣着十分单薄。王祖贤和张国荣的激情戏,是在脱掉上衣的情况下拍了三天才完成。

其中聂小倩和宁采臣的第一次见面时,聂小倩要求宁采臣把他抱进屋里。宁采臣没有抱住聂小倩,说了一句“哎呦好重啊”。这句话其实是张国荣的临场发挥,我也觉得有趣就用在了正片之中。耿直坦率的张国荣的话,竟然也为影片增加了一丝诙谐。

并且《倩女幽魂》是导演程小东第一次拍的人鬼题材的电影,拍摄过程中存在着不熟练的情况。NG次数非常多,甚至会达到20次甚至50多次。但也正是如此敬业的演员们,造就了这部如此经典的影片。

张国荣和宁采臣

宁采臣的角色,是徐克特意为张国荣打造的。拍摄《英雄本色》时因为张国荣的戏份被减少,徐克一直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将《倩女幽魂》中宁采臣的角色给了张国荣饰演。

当时的张国荣立马拒绝,因为自己不想穿古装演戏。但徐克是一个惜才的人,还是把张国荣骗到了剧组中。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机会一睹张国荣精湛的演技。

张国荣实打实地把宁采臣的书生秀气与正气诠释出来,比如说燕赤霞告诉宁采臣兰若寺的真相并要他赶紧离开,宁采臣一不小心把小倩的画像掉在了身后。捡还是不捡?宁采臣在思考这个问题,而张国荣演出了宁采臣内心的犹豫和纠结。

张国荣的一身雅气,给予了宁采臣一种面孔上的洁身自好的之感。以至于现在,当我们提起《倩女幽魂》心中第一浮现出的宁采臣,便是张国荣打着伞背着书箱的形象。他追求完美风度翩翩的张公子,这一刻我们不知道他是张国荣还是宁采臣。

10、一代金星成绝唱

2013年4月1日,张国荣像鸟一样的飞离这个世界,不顾所有所有热爱他的人那一声声哥哥的呼唤。后来有人回忆,张国荣在这之前曾经喃喃而言,“因何堕红尘,误我冰雪身”。一句佛语,成为他留给世人的绝唱。

而张国荣经典电影之一《倩女幽魂》却带来了今时特效难以比肩的感动,那人鬼殊途写满诗意的凄美婉转,深源于演技的魅力任岁月何般流逝,永远存留在我们心间。正如11版《倩女幽魂》翻拍的片尾所交代:谨以此片纪念张国荣先生。时光总在流逝,经典永在我心。

影片的最后,张国荣骑马的身影伴着熟悉的音乐,总觉得这一切太像一场梦。他像天使一般来到人间,绽放完自己的美丽,又默默回去注视着我们。他是温文尔雅的宁采臣,也是绝版的张国荣。

在蒲松龄原作《聊斋志异》中,宁采臣和聂小倩有一个和谐美满的结局。而将它们幻化成影视作品后,宁采臣和聂小倩这对痴情眷侣,却在黎明到来前永远的分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界有着的黄金盛世,导演、编剧、演员、配乐、服化道等等无一不具备着超高水准。站在现在的角度上,仍然对那些前辈们感到敬佩。是他们的努力和创意,造就了当时,也传承了今天。

时代的洪流拍打着向前,似乎应验了那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终将隐没。当他们淡出业界后,香港电影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颓之势。

在2023年的今天,回望电影的的结局,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实世界的最佳注脚。那段令人难忘的电影盛世,让我们心里所浮现出《倩女幽魂》插曲里的那句歌词:“但愿黎明不要来”。

#影视时光机# #张国荣逝世20周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