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食物链角度 看《狮子王》,狮子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2023-11-03 07:31 作者:岑岑 围观:

在狮子家族统治的辉煌王国里,狮子是王权,其他动物是臣民,统治关系和狩猎关系重合。狩猎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杀戮,但故事中的“好”动物是朋友。这个怎么理解?(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25日《南方周末》)

狮子要赶走鬣狗才能独占自己的臣民(猎物)。谁是王不重要,关键是不要威胁到狮群的整体统治。

199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狮子王》是我多年来最喜欢的作品。新版《狮子王》的上映,让包括作者在内的中国观众重温了20多年前的精彩故事。这次翻拍的《真狮子》版本,采用电脑CG技术,营造出真实的视觉效果,让人有看《动物世界》的感觉。故事少了一点动漫的梦幻质感,多了一点现实的冷色调,让我感动又怀旧,也不可避免地生出许多其他的想法。

看电影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在狮子家族统治的辉煌王国里,狮子是王权,其他动物是臣民,统治关系和狩猎关系是重叠的。狩猎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杀戮,但故事中的“好”动物是朋友。这个怎么理解?看似童话,无需深究,但真的深究也不无道理。

影片中,毫无疑问木法沙是个好国王,刀疤是个坏国王,但这有什么区别呢?除了刀疤谋杀木法沙父子的卑劣行为,对于王国的臣民来说更大的区别是刀疤不分青红皂白,而木法沙的狩猎是温和适度的。但在木法沙的统治下,打猎绝不是不必要的,杀是必须的,只是注意避免精疲力尽,捕鱼以保证源源不断。

另一方面,刀疤不一定喜欢乱杀,也有她自己的无奈,因为她要养她的土狼。狮子和鬣狗表面上是正邪之争,实际上是两个暴力的武装团体。因为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顶级消费者并不多,所以狮子不得不赶走鬣狗来独占它们的臣民(猎物)。鬣狗躲在边缘地带,失去了合法的杀戮权利,成为劫掠的强盗。狮子打败了鬣狗的入侵,成为了王国的保护者。

刀疤篡位后,因权力不稳,不明智地引入了鬣狗集团,结果大到不能倒。鬣狗来了,杀死的动物数量大增,它们和狮群为了猎物产生了矛盾。刀疤保护鬣狗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让它们优先捕猎,享受猎物。狮子们吃不上饭,根本利益受损。他们忍无可忍,就把娜娜送回辛巴身边,集体废黜刀疤,另立新王。其实就算辛巴不回,其他狮子带头,刀疤也很有可能倒下。谁是王不重要,关键是不要威胁到整个狮群的统治。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如果鬣狗团赢了呢?一定是反过来消灭或者赶走狮子,独自统治,所以刀疤也是死路一条。鬣狗称王也没那么糟糕。也许有几个英明的国王和英国领主,阳光普照的地方依然欣欣向荣。未来的土狼女王(土狼是母系社会)会抱着她的小公主说,你看天上的星星,都是我们土狼的女王...

然而最终,狮子们消灭了鬣狗群,荣耀王国再次恢复了和平与繁荣,狮子们可以继续享用丰富的食物。

小时候的辛巴其实感受到了王国的残酷,问木法沙我们为什么要吃其他动物。木法沙告诉他,这是一个“生命的循环”,说我们死后会变成肥料,滋养植被,植被会被食草动物吃掉...听起来很美,很有说服力。但仔细想想,这种循环中的关系是不对等的。狮子死于自然衰老(正常情况下)然后成为肥料,其他动物活着的时候被狮子吃掉。如果其他动物自然死亡,被狮子吃掉,大概不会有太多意见。但是狮子能做什么呢?

所以,生命的轮回无非是一套论证正当性的说辞。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影片不能把故事讲得太复杂,但这套教导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狮子就必须吃一些食草动物,否则动物数量就会失衡,大家都完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但存在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也不一定美好,至少对于被吃掉的动物来说是这样。在所有高等动物都是智能的前提下,可能会有更好的整体方案:比如狮子像落魄的辛巴一样吃昆虫,食草动物控制生育等等。,但是狮子肯定不会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狮子之外,荣耀王国上层精英中还有其他动物,比如忠于木法沙的拉飞奇和沙祖、犀鸟。疣猪彭彭和猫鼬丁满本来就是被狮子猎杀的,娜娜差点把彭彭吃掉。但辛巴称王后,彭彭和丁满“救出了赶车人”,被吃掉的危险肯定没有了,还会获得丰厚的奖励,甚至进入辛巴王朝的阶层。应该有一些幸运的人升到了高层。他们的存在是王国温暖的一面,也为王国披上了“多元共治”的面纱,但残酷的狩猎关系并没有改变。

影片中最耐人寻味的一个情节是,木法沙为了救辛巴,被一群野野牛踩死。小时候不太懂。木法沙不是国王吗?那些野牛不是他的臣民吗?你为什么不大喊大叫告诉他们不要乱跑?但是现在,我感觉有一种深刻的影响:野牛群处于最底层,一旦动员起来,就会毁灭一切,再强大的王者也不是对手。但野牛是盲目的力量,偶尔令人恐惧的集体疯狂并不能改变它们成为狮子猎物的命运。

(作者是学者、作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包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