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老歌 渴望,渴望是什么剧

2023-11-03 03:54 作者:岑岑 围观:

▲2018年9月14日北京日报17版。

“漫长的岁月,要说好迷茫,也真也幻难抉择。有过悲欢离合,那么执着,到底为什么……”90年代,毛阿敏演唱的电视剧《渴望》主题曲火遍大江南北,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真情流露引来无数唏嘘。

《渴望》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1990年播出的时候是10000人空 lane,创下了那个时代的收视高峰,也引发了全民对真善美的大讨论。

▲电视剧《渴望》的编剧李晓明和主要演员。

在一篇300字的短文中谈论剧本

有观众曾打电话或写信给北京电视台反映,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肥皂剧”除了拉美(指墨西哥和巴西)以外,都是港台地区的。我们什么时候能自己生产它们?

1989年,为了使电视剧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产品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确立了“三足鼎立”的方针,即艺术探索片、大型室内剧和娱乐片并行。同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欲望》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鲁晓威担任导演。

《欲望》以室内拍摄为主,以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为主题。这种拍摄方式的电视剧有一个新鲜的名字——“室内剧”,即电视剧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基本都在室内进行。

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室内剧作为电视剧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多摄像机定位拍摄、现场切换、同步录制的方式,一次性完成,无需后期制作程序,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北京日报》1989年7月13日第2版《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渴望》即将开拍》)

▲1989年7月13日《北京日报》第2版。

但是,拍室内剧首先是摄影棚。曾几何时,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没有自己的拍摄基地,拍摄时往往是“四海为家”。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利用某工程兵训练基地,在西山脚下建成了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第一个大型室内戏剧工作室。欲望是它的第一个孩子。

欲望的剧本说起来也很有意思。“一个女工抱起一个孩子,历尽艰辛把他养大……”《记者文摘》一篇不足300字的新闻报道,被翻成50集135万字的电视剧。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小牛拉大车。

当时活跃在北京文坛的青年作家陈昌本、郑万龙、王朔、李晓明、郑晓龙在一家酒店订了房间,有了广阔的地平线空 ground。他们先确定人物,再为剧中人物安排出身、经历、性格、命运。最后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辑室主任李晓明执笔。

最终,这部室内剧的剧情围绕年轻女工和年轻知识分子王两个家庭,围绕主人公在发现一名弃婴后,将大半辈子奉献给守护和劳作的故事展开。(《北京日报》1990年7月11日第2版大型室内剧《渴望关机》)

▲北京日报1990年7月11日第2版。

全体船员为艺术吃了大苦头。

1989年底,本报记者走访了欲望号摄影基地。

导演鲁晓威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不修边幅:头发很长,胡子也没刮。也难怪,他从《渴望》拍摄开始就住在基地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谈及这部剧的拍摄,鲁晓威说:“近年来,我们总是放映国外大型室内剧。这口气我不服气。外国有,我们也要有!”在谈到欲望的艺术追求时,他说:“我首先要努力讲好故事。这部剧没有想法,就老老实实讲故事,关注人物命运。”

相比当时其他剧组的演员片酬,《渴望》剧组的片酬少得可怜,主要演员的片酬也只有每集100元,但这并不妨碍优秀演员的加盟。李、、、、、蓝天野、韩颖、...当时的演员阵容可谓众星云集,即便是现在,欲望号的演员阵容也算是“星光熠熠”了。

为了给剧组省钱,演员都不住宾馆饭店。他们每天6点起床坐班车去拍摄基地,晚上8点回家。刚开始拍戏的时候,天气比较冷,但是正好赶上拍夏戏,片场没有暖气,剧组就给大家发了一个暖水袋。有一天,李拍完戏,别人问他肚子上怎么有个“红唱片”。他莫名其妙地低头一看,发现是被暖水袋烫伤的小红泡。(《北京日报》1989年12月6日第2版《渴望访问中国》)

▲北京日报1989年12月6日第2版。

拍摄过程也出乎意料。在《欲望号》播出20集后,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出现了心脏问题,王亚儒的扮演者黄美英被怀疑患有癌症,小祝新的扮演者吴玉华怀孕了。这个团队一半的天空都塌了,好吗?余璞和刘沙两位制片主任到处与医院联系。幸运的是,张凯丽很好,黄美英的癌症被医生确认为虚惊一场。

因为工作室比较简陋,每天都有很多麻雀从排气扇钻进来。怕小鸟打扰录制,制作总监每天早上都会带领全体人员用扫帚和拖把轰炸小鸟。后来都成了“炸鸟专家”。为了“欲望”,剧组每个人都尽了最大努力。(《北京日报》1990年12月22日第2版《欲望的诞生》)

▲北京日报1990年12月22日第2版。

观众谈到了“刘慧芳”式的好人。

1990年,大型室内剧《欲望》50集在央视播出,盛大收视率空之前。“举国哀悼,举国责骂王,全民哀叹”成为京华乃至全国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北京首播《渴望》的是位于房山区的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电视台。在这座十几万人口的“石油化工城”里,《渴望》的收视率高达98%。1990年11月26日,《欲望》剧组受邀燕化。燕化一家副食公司的张光明特地赶来,兴致勃勃地说:“看《渴望》就像吃多了油腻,泡一壶茶,再嚼脆萝卜,清心降火;就像老街坊一样,说说老宋和老王家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北京日报》1990年12月7日第1版《北京渴望热》)

▲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第1版。

导演鲁晓威说,就像《渴望》主题曲中的歌词“好人生活在和平中”,“渴望”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希望。每一个观众对生活的渴望都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剧中的人物也会形成不同的渴望,找到与观众思想感情的共鸣。

许多观众被女主角刘慧芳无私的爱所感动,有观众质疑:“我不相信有刘慧芳这样的人。”现实中,有刘慧芳这样的好人吗?鲁晓威坦然回应,按照导演的本意,刘慧芳不是生活的楷模,把她当成生活的楷模就错了,因为《欲望》要颂扬的是一种道德规范——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对于《渴望》的结局,有观众感叹:好人得不到好报,导演和编剧真邪恶,刘慧芳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被车撞了...对此,鲁晓威表示,“我再也无法控制刘慧芳了。这个角色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之后,她会沿着自己的发展脉络走下去...我们希望给观众留下一个美好的欲望,这就是“欲望”之一。(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第3版,导演鲁晓威谈“欲望”)

▲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3版。

离开“从一开始的真相”

《欲望》的成功无疑是对电视剧如何深刻反映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一次有价值的探索。正如主题曲所唱,“忘掉委屈,留下真情,从头开始。”剧中人物怀着对真诚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真假美丑善恶的较量中提升自己,也给观众带来了启发。

▲1991年,“渴望”号船员前往昆明湖清淤工程慰问。胡/摄

1990年底,北京影视、新闻界、评论家等100多人参加了《渴望》座谈会。会上,北师大中文系博士生尹红表示,从《欲望的父母》的简短内容及其引发的街谈巷议来看,是一部大众文化产品;北京电影学院的汪岁寒表示,《欲望》剧组找到了当下大众的审美理想。与其说观众爱欲望,不如说是在呼唤生活中的善良、友善、温暖、真诚。评论家童认为,《欲望》不是概念上用语言劝善,而是用感人的情节激发良知。

有人问,《渴望》是《春雪》还是《下巴丽人》?其实都是。欲望的成功靠的是人情,一个四合院,一栋小楼。两个集团,四个家庭,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参与者还为欲望写了一首顺口溜:“大环境,小家庭。身边的事,孩子的感受。真善美,丑陋的灵魂,喜怒哀乐,永远是相关的。”当然也有专家指出欲望的缺陷是把短篇小说写成长篇,如果停在30集就更好了。(《北京日报》1990年12月24日第3版《欲望影响人》)

欲望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1年3月8日,本报发表调查文章《欲望简析》。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的邢刚在文章中写道:为了探究欲望号流行的社会原因,了解受众心态,我们在北京市民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1%的人观看了电视剧《渴望》,远超同类电视剧的观众比例。mainland China首部公开播出的电视剧《霍元甲》的收视率为86.7%,上海滩为83.2%。其中,81.9%的观众对欲望给予了积极评价。

▲1991年3月8日《北京日报》3版。

探究《欲望》流行的主要原因,70.9%的观众认为它“贴近普通人的生活”,48.9%的观众认为它“体现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友爱”。剧中强烈的悲剧色彩促使人们去思考和理解现实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欲望的社会效应不言而喻。

总之,《欲望》为中国大型电视剧的现代化高效制作找到了一条路。紧接着,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另外两部大型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和《皇城之根》也提上了策划日程,拉开了中国室内剧的大幕。

来源:猜你会对王丹很好奇

历史数据:鲍静集团图形数据库。

编辑:RB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