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日俄战争的起因以及过程,日俄战争虽然是两个强盗之间的鏖战

2023-11-03 01:45 作者:岑岑 围观:

前言

日俄战争是1904年(明治37年)2月8日至1905年(明治38年)9月5日在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进行的战争。围绕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权益之争引发了战争,满洲南部和辽东半岛成为主要战场,在日本近海也展开了大规模的舰队战。最终,两国在美国的斡旋下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在和约中,日本承认了在朝鲜半岛的权益,割让了属于俄国的桦太南半部,并获得了俄国从清朝接收的大连和旅顺的租借权。同样也获得了东清铁路旅顺至长春支线的租借权。但是交涉的结果,没能得到赔偿金,对战后外务省的不满在军民中高涨。

一、战争目的与动机

1、大日本帝国的动机

大日本帝国的主要目的是抵御俄罗斯帝国的南下政策带来的威胁,独占朝鲜半岛,坚持大日本帝国的安全保障。开战后以明治天皇的名义公布的《对俄宣战诏书》中,也将大韩帝国的保全受到威胁,对日本的安全保障造成威胁列为战争动机。另一方面,也有被认为是继2月10日的开战诏书之后的诏书草案,在此强调信教的自由,强调开战的不幸。

朕先根据宪法的条章,保证信教的自由。汝有众,各自择其信依之处,得之所虑,同时,也要好好尊重他人所言依之处,不要互相侵犯。

此,不幸的次俄国家和衅端打开。朕违平时之志,宣战之事由,朕已业示之。事一点也不与宗教相关,朕对信教的一视同仁,更是平时没有的。汝有众,当以朕意为体,不论信仰皈依与否,彼此相爱协力同心,朕意不空。

2、俄罗斯帝国的动机

俄罗斯帝国在满洲及关东的租借权、铺设铁路权等的利益、确保满洲退还不履行条约(满洲驻扎军队)、维持朝鲜半岛的利益扩大日本的抵抗的排除、直接从日本方面的攻击和战争宣战的理由。

3、战争的性质

日俄战争包含了20世纪第一次近代总体战的要素,而且不仅是两国之间,还涉及帝国主义(宗主国)各国的外交关系,具有全球性的规模。因此,横手慎二认为日俄战争是第0次世界大战。

4、观战武官

第一军司令部和观战武官

在日俄两大阵营中,从欧美和南美国家派遣了众多的观战武官。从日本方面13个国家共70名以上来访,其国籍是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瑞典、巴西、智利、阿根廷、奥斯曼土耳其。来自同盟国英国的人数最多,以伊尔默·霍尔登为首,共有33人。美国派麦克阿瑟元帅的父亲小阿瑟·麦克阿瑟赴任。

观战武官的报告在各个国家引起了争议。特别是机枪支配战场和骑兵成为无用之物的事实,至今仍抱有拿破仑战争时代幻想的欧洲军人难以接受,被视为东洋特有的情况而断然拒绝。但不久,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面了这一现实。

二、背景

1、围绕朝鲜半岛的日俄对立

虽然大韩帝国脱离了册封体制,但将满洲纳入势力范围的俄罗斯以在韩半岛拥有的利益为线索,开始了南下政策。俄罗斯通过高宗,卖掉钟城·庆源的矿山开采权和朝鲜北部的森林砍伐权、关税权等国家基础取得了韩半岛上的影响力增大了,对俄罗斯南下政策推进的危机感增加,(1861年,发生俄罗斯军舰对马岛占领事件),促使日本兑付恢复它。

起初,日本试图通过外交努力避免冲突,但俄罗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背景,对日本施加压力。1904年(明治37年)2月23日,为了能够在开战前发表“局外中立宣言”的大韩帝国进行军事行动,缔结了《日韩议定书》,开战后8月缔结了第一次《日韩协约》。决定在大韩帝国的财政、外交上设立顾问,与日本政府协商签订条约。大韩帝国内部的李氏朝鲜的旧体制被维持的情况下是很难判断自身改革的进步委员会,韩日并吞的构想和铺设铁路工程等5万人被派遣至朝鲜等,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毫不吝惜的合作。

另一方面,高宗和两班旧李朝的统治者们始终试图排除日本的影响力,在日俄战争中也向俄国发送了密信,展开了外交。战争中,日本军舰在海上发现了密使,大韩帝国违反了条约,以失败告终。

2、英日同盟

俄罗斯帝国为了寻求不冻港,采取了南下政策,通过俄土战争等的胜利,在巴尔干半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俾斯麦对俄国的影响力非常警惕,召集列强代表主持了柏林会议,成功废除了俄土战争的《圣斯特凡诺条约》,并签订了《柏林条约》。至此,俄国放弃了在巴尔干半岛的南下政策,将进军的矛头转向了远东地区。

在急于建设近代国家的日本,出于对俄国的安全保障上的理由,有必要将朝鲜半岛置于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意见占了多数。虽然在与以朝鲜为属国的清朝的甲午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消除了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但是由于俄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在《下关条约》中被割让的辽东半岛被归还给了清朝。虽然舆论上出现了不惜与俄国开战的强硬意见,但当时的日本并没有与列强诸国开战的实力,政府内伊藤博文等回避战争派占据了主流。但是,俄国签订了《俄清密约》,1898年(明治31年)租借了日本割让的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和大连,并在旅顺建立了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推进了进军满洲的计划。

1900年(明治33年),俄国为了收拾在清朝发生的义和团之乱,进攻满洲,将全境置于占领之下。俄国想把满洲的殖民地化既定为事实,但日、英、美对此表示抗议,俄国答应撤兵。但是,俄罗斯即使过了履行期限,也没有撤军,而是试图增强驻军。使布尔战争结束却为了筹措军费,国力下降,亚洲巨大的国力热诚情况下的英国,俄罗斯南下的本国权益的冲突和危机日益加剧。

1902年(明治35年),放弃长期墨守的孤立政策,促进日本的同盟关系进行了(英日同盟)。另外,这个同盟在俄国被称为反俄条约。

条约规定,日本与两个以上国家作战时,英国的参战义务化,因此根据俄清密约,清朝的参战被阻止了。而且,该同盟规定,在太平洋海域,日本有义务拥有比俄罗斯排水量更大的海军力量。根据英日同盟,俄国帝国开始从满洲撤军,但是轻视大日本帝国,没有全部撤军。

3、到开战为止的议论、舆论

反俄罗斯的讽刺地图。由庆应义塾大学的学生制作(1904年)

日本政府内小寿太郎、桂太郎、山县有朋等人的对俄主力派伊藤博文、井上馨等逃避战争派的争论后、1903年(明治36年)4月21日京都山县的别墅、无邻菴伊藤、山县、桂、小的“无邻庵会议”举行。桂说:“满洲问题,我决不承认俄国的优越权作为之机,从根本上解决朝鲜问题”“如果想要贯彻这一目的,就必须有放弃战争的觉悟。”的对俄谈判方针得到了伊藤和山县的同意。桂后来写道,在这次会谈中,他已经做好了对日俄开战的思想准备,但在实际的记录中,伊藤的慎重论反而占上风,这反映在后来的日俄交涉中。

同样是在4月,俄资企业“朝鲜木商公司”向韩国通报了鸭绿江江山林业事业的开始,到了5月,俄军开始在鸭绿江河口龙岩浦建立军事据点(龙岩浦事件)。

在日本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高涨的情况下,媒体和舆论界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6月12日,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库罗帕特金访日,作为国宾受到了欢迎。由于访日的目的是外游,虽然与军方高层有过交流,但没有一个正式的交涉。各大报纸期待库罗帕特金访日成为关系好转的契机,起初善意地报道了各种猜测,但对没有实质性成果感到失望。另外,同一时期在比萨拉比亚进行的关于犹太人的波格罗姆的情报进入日本,不信任俄国的论调高涨。

6月24日,主张日俄开战的户水宽人等七博士的意见书被提交给内阁(七博士建白事件)。在《万朝报》上提出非战论的幸德秋水批评说:“社会培养学者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提出开战建议。”实际上,在这一时期甚至提到开战论的言论是少数,但由于俄国在7月签订的《龙岩浦租借条约》,俄国南下的危机感成为现实。此外,作为非战论依据的俄国满洲撤军论者谢尔盖·维特大臣下台,对撤回南下政策不再抱有希望。非战派的《万朝报》在社论中提出的“最后期限”——第三次撤军期限未能履行的10月8日开始,日本各大报纸的论调变成了开战论一边倒。

4、战前交涉

开战时的战斗力比较(俄日:步兵66万比13万,骑兵13万比1万,炮击支援部队16万比1万5千,工兵和后方支援部队4万4千比1万5千,预备部队400万比46万)

在1903年8月开始的日俄谈判中,日本向俄国提出了将朝鲜半岛置于日本、满洲置于俄国统治之下的妥协方案,即所谓的满韩交换论。但是,积极主张主战论的俄国海军和关东州总督叶夫根尼·阿列克谢耶夫等人,对有可能妨碍在韩半岛日益增长的俄国利益的妥协方案没有兴趣。此外,尼古拉二世和库罗帕托金也赞同主战论。从常识来看,强大的俄国没有理由害怕与日本的战争。俄罗斯的重臣中谢尔盖·维特财务大臣是根据输掉战争,俄罗斯疲软可能逃避战争论展开了,但在当时也没有什么实权的大臣会议主席(后来的十月他成为总理相当的职位》)被降职。作为对日本的答复,俄国提出了将朝鲜半岛北纬39度以北作为中立地带,禁止用于军事目的的提案。

日本方面认为,这一提案将使位于日本海的韩半岛实际上处于俄罗斯的支配之下,日本的独立也将面临危机。另外,西伯利亚铁路全线开通后,部署在欧洲的俄军将更容易派遣到远东地区,因此国民舆论倾向于对俄开战。

1904年2月6日,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把当时的俄国公使罗森叫到外务省,宣布断交。当天,驻俄公使栗野慎一郎向拉姆斯多夫通报了断交的消息。日本方面2月8日攻击旅顺口,2月11日设立大本营,3月15日元老松方正义、井上馨等人组成帝国军人后援会。

5、各国的想法

虽然帝制德国在心情上是帝制俄国的一方,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支援。

6、外汇

为了进行战争,庞大的物资进口是不可缺少的,日本银行副总裁高桥是清在当时低估日本胜算的国际舆论下,为筹措外汇煞费苦心。当时,政府的军费预算为4亿5000万日元。因为甲午战争的经验,战争费用的三分之一流失到海外,所以这次需要1亿5000万日元的外汇。此时,日本银行持有的正货币为5,200万日元,需要筹集约1亿日元的外汇。外国公债的招募中,关税收入作为担保,拨出,发行金额1亿日元,冻结期限10年,最长45年,利率百分之五以下的条件下,高桥是清(外债发行团主席)是桂总理·曽祢虎彻大藏相收受了委任状和命令书。

随着开战,日本的已发行外债暴跌,最初计划的1000万英镑外债发行也完全没有人接手。这是因为当时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认为日本失败了,资金无法回收。特别是法国的投资者,由于与俄国的同盟(俄法同盟)的面前,一开始非常冷淡。另外,德国的银行团也非常谨慎。在美国也是如此,在哈佛留学时与西奥多·罗斯福相识的金子坚太郎再次赴美亲自说明,并在全美各地举行演讲,呼吁日本的立场。另外,金子和伊泽修二在留学期间前往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那里体验了电话通话,贝尔也向要员们说明了日本的实际情况,协助了募债。

是在4月份在英国,面额100英镑对发行价格降价到93.5英镑,日本的关税收入,抵押贷款的条件中,英国的银行家们和1个月以上协商之后,终于在伦敦的500万英镑的外债发行得到了通过。当时的香港上海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是后来的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高祖父,高桥为了筹措战争经费访问英国时,也得到了这位行长的帮助。另外,滞留在伦敦期间,得到了敌视帝俄的美国的德裔犹太人银行家雅各布·舍夫的知遇,从纽约金融街获得了剩余500万英镑的外债,并获得了追加贷款。

第一次是在1904年5月2日草签。结果,当初的筹措利率超过百分之六的采购(折价发行,所以实际利率是7年偿还期的约百分之七),但应征情况在伦敦大盛况空前,招募额的约26倍,在纽约的3倍成功地发行。

1904年5月,鸭绿江会战中压倒日本胜利的俄罗斯和日本在国际市场中外债稳定,第2次1904年11月的6.0%(偿还7年实际约7.4%)作为底,1905年3月第三届的德国裔的银行团(M·M·瓦尔堡& CO等)也参加了4.5%的调换筹措上取得了成功。在1904年3月及7月的募集中,潘慕亚·戈登参与了收购。11月的第5次在公开市场募集,利率降至4%,无担保即可消化。从那时起,是清就开始向罗斯柴尔德疏通关系。好的条件也有轴承家的贡献。

战争结束后,在1907年的第6届上,N·M·罗斯柴尔德与桑斯和罗蒂尔德·弗雷尔也参加了。后者在1910年新借给了4亿5000万法郎,但到1951年9月底仍有4亿3,432万8,700法郎未偿还。

结果,日本从1904年到1907年共发行了6次外债,包括换汇在内共发行了1亿3000万英镑(约13亿日元)的外汇公债。其中,最初的4次,8,200万英镑的债务是实际的战争费用筹措资金,其余的2次是转换条件发行的。但是,为了转换,有必要制定铁路国有法。此外,日俄战争开战前的1903年(明治36年)一般会计岁入为2.6亿日元,由此可见其资金筹措是多么庞大。这种公债一直留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根据国家的一般和特别会计,日俄战争的总战争费用为18亿22629万日元。

三、日俄战争的经过

进军朝鲜半岛的日军步兵(1904年摄)

1、开战时两军的基本战略

海军以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歼灭并封锁在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以第三舰队控制对马海峡确保制海权。之后,陆军以第一军登陆朝鲜半岛,驱逐驻朝鲜的俄军,以第二军在辽东半岛建立桥头堡,孤立旅顺。再加上第三军、第四军共四个军,在满洲平原上迅速歼灭俄军主力。后来进军沿海州,甚至设想攻占海参崴。海军在波罗的海舰队抵达之前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

1904年2月11日设立大本营。此时,根据1903年大本营条例的全部修改,设立了军事参议院,在战时军令机关也是陆海军并行对等的,因此陆军的参谋总长、海军的海军军令部长两名都是幕僚长。

陆军设想日本方面登陆朝鲜半岛南部。在鸭绿江附近集结军队,截击北上的日军。如果在截击战中允许日军前进,则将战略改为吸引日军依次后退到哈尔滨,歼灭补给线延伸的日军。海军太平洋舰队不勉强决战,等待欧洲方面的增援。不过,俄国方面并没有考虑在这个时期开战,返回旅顺的战列舰“奥斯里亚比亚”号也来不及了,准备工作并不是万全的。

2、开战

在满洲拍摄的俄军第23炮兵旅的照片

在鸭绿江上架设临时桥梁的第一军部队

辽阳会战中俄军使用的侦察气球。

日俄战争的战斗从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驱逐舰对旅顺港的俄国旅顺舰队的突袭(旅顺口攻击)开始。这次奇袭本身也没有受到俄国方面的谴责,因为当时并没有国际法规定攻击开始前必须宣战。在这次攻击中,俄罗斯的几艘舰艇受到了损伤,但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当天,日本陆军先遣部队第12师团木越旅团在日本海军第2舰队瓜生战队的护卫下,在朝鲜仁川登陆。

战斗中的瓦良格号和科雷耶茨号

在仁川海战中起火的俄舰(右为瓦良格号)

1905年2月9日,瓜生战队在仁川港外攻击被派往该地的俄国巡洋舰瓦良格号和炮舰科雷耶茨号,使其自沉(仁川海战)。

2月10日,日本政府向俄国政府宣战。2月23日,日本和大韩帝国签订了以确保日军补给线为目的的韩日议定书。

3月6日上市村彦之丞海军中将率领的装甲巡洋舰“出云”、“八云”、“吾妻”、“盘手”、“横”,防护巡洋舰“笠置号”、“吉野”乌苏里江湾方向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接近如履薄冰的从外面造船场、炮台、面向市区约50分钟的炮击后上调了。俄国旅顺舰队以增援为依托,为了避免与日本联合舰队正面决战,在旅顺港待命。

从2月到5月,联合舰队试图在旅顺港的出入口放置旧船进行封锁,但以失败告终(旅顺港封锁作战)。4月13日,联合舰队的铺设了水雷在旅顺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号战列舰击沉,旅顺舰队司令长官马卡罗夫中将取得了战死的战果(后任维利格林·维特格夫特少将),5月15日,相反,日本海军的战舰“八岛”和“初瀬号战列舰”在俄罗斯被水雷击沉。

另一方面,部署在海参崴的俄罗斯海参崴巡洋舰队则积极出击,展开通商破坏战。符拉迪沃斯托克舰队在4月25日击沉了日军运输舰金州丸。此时成为俘虏的日本海军少校,在战后被免官。此时,由上村彦之丞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正准备再次攻击海参崴港,此后第二舰队代替第三舰队,除一部分以外,负责对马海峡的警备。

3、旅顺要塞围城战、黄海海战、辽阳会战

黑木为桢大将率领的日本陆军第一集团军在朝鲜半岛登陆,4月30日- 5月1日的战斗中,安东(现丹东)近郊的鸭绿江两岸中击败了俄罗斯军队(鸭绿江会战)。

接着奥保巩大将率领的第二军在辽东半岛的盐大奥登陆,5月26日,攻占了位于旅顺半岛根部的南山的俄军阵地(南山之战)。南山虽然不像旅顺要塞那样是真正的要塞,但却是坚固的阵地,第二军死伤4000人。据说东京的大本营对损失之大感到惊愕,怀疑是不是弄错了一个数字。第二军占领大连后,留下第一师团,向辽阳北上。6月14日,在得利寺战役中击退为掩护旅顺南下的俄军部队,7月23日在大石桥战役中取得胜利。

到3月上旬为止,陆军认为对旅顺要塞的监视已经足够了,但是3月14日,陆军认为在北上的2个军的后方保留有力的俄军战斗力是危险的,决定由2个师组成攻城军。但是,海军方面似乎希望在没有陆军援助的情况下,依靠海军的力量来处理旅顺,据说有大本营海军幕僚在事前调整阶段就屡次表示不会要求陆军的支援。

儿玉源太郎(1852年4月14日)-1906年7月23日),日本陆军军人、政治家。军衔勋等功级爵位是陆军大将正二位勋一等功一级子爵。在日俄战争中担任满洲军总参谋长。

4月6日举行了陆军的大山岩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次长和海军军令部次长伊集院五郎的合议决议文“陆军攻占要塞是海军的要求”这一文一样,进入4月份也只能引起的旅顺海军舰队的无力化继续坚持,闭塞作战失败后转换为水雷封锁政策,4月12日-13日实施的失败。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的远东返航基本确定,被逼入绝境的海军不得不承认从开战之初就一直拒绝的陆军在旅顺参战。由于这样的经过,以攻占要塞为主要任务的第三军的编成被推迟,战斗序列在5月29日发布。军司令部在东京编成,司令官是在甲午战争中参加过旅顺攻略的乃木希典大将。

6月20日,作为当地总司令部的满洲军总司令部成立,从大本营转移了指挥权。6月8日抵达大连的第三军司令部,将已经登陆的第一、第十一师(都是从第二军抽出来的)纳入麾下,开始前进,到6月26日已经进军到旅顺外延部。7月12日,海军军令部部长伊东佑亨正式向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提出将旅顺舰队赶出旅顺港或歼灭的要求。从8月7日起,海军陆战重炮队开始向旅顺港内的舰船进行炮击,造成旅顺舰队损伤。

因此,旅顺舰队于8月10日从旅顺向海参崴出击,与等待的联合舰队发生了海战。在这次海战中,旅顺舰队失去了旗舰和司令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一半,剩下的舰艇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被迫返回旅顺(黄海海战、科尔萨科夫海战)。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舰队在6月15日击沉了运输船常陆丸号(常陆丸事件),继续进行着活跃的通商破坏战,但在响应旅顺舰队出击时,8月14日在蔚山海域被日本海军第二舰队捕获。第二舰队给海参崴舰队造成了巨大损失,阻止了他们的行动(蔚山海海战)。旅顺舰队放弃了出击,失去了作战能力,日本方面对此无法确认,第3军于8月19日对要塞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击。但是,在俄国的近代要塞前死伤1万5000的大损失以失败告终。

8月末,日本的第一军、第二军以及野津道贯大将率领的第四军,逼近满洲的战略据点辽阳。8月24日- 9月4日的辽阳会战中,第二军从南面正面攻击,第一军绕过东面山地向后方进攻。俄军司令官库罗帕特金大将全军撤退,日军虽占领辽阳,但未能击破俄军。10月9日- 10月20日俄军发动攻势,但在日军防御前失败(沙河会战)。之后,两军在辽阳和奉天(现沈阳)中间的沙河线进入对攻。

10月15日,由中将罗杰斯特文斯基率领的波罗的海舰队(准确地说是从波罗的海舰队中抽出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从利耶帕亚港出发前往旅顺(旅顺沦陷后是海参崴)。

但是10月21日,在北海的道格银行海上,发生了误以为是日本海军的船攻击英国拖网船的道格银行事件。原本恍惚签订了英日同盟,加上特拉法加海战纪念日当天发生了事情发生的事开始,英国舆论的师傅买了的事,就连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最卑鄙的暴力事件”评价不仅,英国海军舰艇28艘补给地——西班牙·维哥被追踪到的事等,成为了一触即发的事态发展。

4、旅顺攻略

旅顺围攻战(1904年(明治37年)8月19日- 1905年(明治38年)1月1日)是指日俄战争中,日军攻占并攻陷俄罗斯帝国旅顺要塞的战役。

对旅顺要塞的28厘米炮炮击

第三军继续攻击旅顺。但是,从8月到10月,在黄海海战期间从大弧山对港湾进行观测射击,成功地歼灭了旅顺舰队。但是日本方面没能确认这一点,给之后的作战运用带来了混乱。

第三军突破要塞东北方面的防线,占领其背后的旅顺要塞最高峰“望台”,控制要塞的死命,完成了海军的要求。

9月19日和10月26日的前后分别进行的第二次总攻击,突起部,形成了第一次总攻击占领的据点周围,稳定的目的,并攻占了203高地以外的作战目标达成目的的中央,被认为是失败的。

这个时第则占领了题旨山,可以观测旅顺港的几乎所有方向,但旅顺舰队主力闭门不出海域只能俯瞰,这个时候可以望见旅顺港的海军攻占203高地的优先的要求。大本营也同意了海军的要求,但是第三军和作为上级司令部的满洲军继续主张东北方面的主攻而对立。大本营和海军甚至得到了天皇的敕许,要求改变方针。

从11月26日开始的第三次总攻击也陷入苦战,不过,中途根据乃木的判断,要塞东北方面的攻击暂时取消,方针变更为203高地攻略。担心战况的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大将,在得到大山岩元帅的同意后,前往旅顺方向,在此之前乃木改变了攻击目标,因此全力攻打。经过激战,于12月5日占领了旅顺港内一览无遗的203高地。但是之后要塞也没有沦陷,第三军继续进行作为作战目的的要塞攻略,第二年1905年1月1日终于突破了东北方面的防卫线,占领了望台。

在旅顺水师营投降的斯特塞尔将军(中右)

因此,俄军旅顺要塞司令官斯特塞尔中将决定投降。旅顺舰队在203高地被夺取的时候,已经把舰炮和乘员撤到陆地上,投入到防卫战中,虽然战斗力已经减弱,但还是受到了观测射击。但是由于日本方面的炮弹质量问题,几乎所有的舰都没有被穿透船底,几乎所有的舰艇在要塞投降前后,为了不能马上使用而全部自沉。

两军在沙河的对峙还在继续,俄军在新上任的格里彭贝格大将的主导下,于1月25日在日军最左翼的黑沟台方向展开攻势。一度,日军陷入了战线崩溃的危机,但在秋山好古少将、立见尚文中将等人的奋战下脱离了危机(黑沟台会战)。2月,第三军到达前线。

5、奉天会战

双方共计60万将士在满洲的荒野中展开了长达18天的激烈战斗,这是世界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会战。但是,仅凭这一场战役,并不能解决整个日俄战争,还要等待5月日本海海战的结果。

参加兵力为大日本帝国陆军24万人,俄罗斯帝国军36万人。指挥官是日本方面的大山岩(实际上是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俄罗斯方面的阿列克谢·库罗帕托金。

日军开始了向俄军据点奉天的大作战(奉天会战)。2月21日,日军右翼开始攻击。从3月1日开始,左翼的第三军和第二军从奉天侧面向背后前进。俄军投入了预备,第三军在俄军的猛攻面前濒临崩溃,但仍继续前进。3月9日,俄军司令官库罗帕托金大将下令撤退。3月10日,日军占领了奉天,但再次未能击败俄军。

日本军进入奉天(沈阳)

在奉天集结的日军首脑。左起为第1军司令官黒木为正和第4军司令官野津道贯、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满洲军司令官大山严、第2军司令官奥保巩、第3军司令官乃木希典、满洲军参谋长儿玉源太郎、鸭绿江军司令官川村景明。

根据这一结果,受日本委托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开始了和平谈判,但对即将抵达日本近海的波罗的海舰队寄予厚望的俄国拒绝了这一要求。另一方面,两国陆军在一连串的战斗中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作战难以继续,之后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在四平街附近持续着对峙。

5、日本海海战

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是日本幕末至昭和时代初的武士(萨摩藩士)、日本海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海军上将,最终军衔为海军上将、元帅。

5月27日清晨,与波罗的海舰队决战出击的联合舰队(从“朝日”舰上)

日本海海战时的联合舰队主力炮击中

日本海海战是1905年(明治38年)5月27日至5月28日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与俄国海军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之间进行的海战。日本将俄方的舰队称为“波罗的海舰队”。

波罗的海舰队经过7个月的航行抵达日本近海,5月27日与东乡平八郎率领的联合舰队激战(日本海海战)。在这场持续到5月29日的海战中,波罗的海舰队不仅损失了大部分舰艇,还俘虏了司令官,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与此相对,联合舰队的损失舰只只有3艘水雷艇,以近代海战史上史无前例的压倒性胜利告终。这场海战的结果,确定了日本方面的制海权,被作为依靠的波罗的海舰队打得体无完肤的俄国方面也开始着手和平谈判。

另外欧美各国的“俄罗斯有利”不仅令人信服,船队也没有预想的灾难性的海战的结果是列强国家更加震惊的是,土耳其的俄罗斯的威胁的国家,波兰和芬兰一样不仅被编入俄罗斯的地区,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白人的殖民统治给了亚洲各地的民众为之疯狂了。

6、讲和劝告与桦太攻略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日本海海战之后,接受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的邀请,于1905年6月6日向日俄两国进行讲和劝告,俄国方面12日正式接受劝告。

日军在和平交涉的进行中,7月实施了攻打桦太的作战,占领了全岛。在后来的和约中,南桦太被割让给了日本。讲和以后,王子制纸、富士制纸、桦太工业等纸浆产业企业进入了桦太。

讲和

在俄国,民众对俄军的接连败北和包括其在内的沙皇政府的不满日益增大,国民之间厌战情绪蔓延。经济也停滞不前,1905年1月9日还发生了血腥星期日事件。再加上波罗的海舰队被击溃,丧失了制海权,再加上日军明石元二郎大佐对革命运动的支援工作,使得作为国家的战争难以继续下去。

日本胜利之后俄罗斯逼到最后的胜利,但在19个月的战争期间,军费投入18多亿日元。大部分都是战时国债筹集资金,而且当时的日本军队的20多万名常备兵力对动员兵力达到了109万人,国内产业的开工率下降,经济上也感到疲惫等国力消耗的强烈,没有拒绝讲和的提案。

在美国的斡旋下,两国坐到和谈桌前,从8月10日开始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次茅斯近郊进行停战谈判,根据1905年9月5日签订的《朴次茅斯条约》,两国正式和谈。日本根据《朴次茅斯条约》获得了辽东半岛(关东州)租借权、东清铁路长春-大连支线、朝鲜半岛监督权。铁道守备队后来成为关东军。

10月,在满洲军总司令之下设立关东总督府,实行军政。清朝对此表示抗议,英美也对日本的门户封锁表示抗议,1906年3月日本被迫开放满洲的门户,日本确认了开放满洲的方针,将关东总督府改组为关东都督府。

1906年11月,日本最大的民营企业,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此后,以南满洲铁道为支柱的满洲经营权益成为日本的重大课题。

英日同盟强化为攻守同盟,相互承认日本统治朝鲜半岛和英国统治印度。另外,与美国也通过桂-塔夫脱协定相互确认了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支配权和美国对菲律宾的支配权。

法国也因为同盟国俄国的衰弱而接近日本,1907年签订了日法协约。俄罗斯也在国内的革命运动的激烈等为背景,接近日本。1907年日俄协约(第二次俄日协商)签订,日本在南满洲,俄罗斯势力范围和北满洲,日本统治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外蒙古的“特殊利益”的相互认可了。

日本在列强的承认下,于1910年与韩国合并。以“10万生灵和20亿日元为代价”满州成为日本的“特殊地区”。英国虽然形成了由法国、俄国、日本对德国的包围网,但在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亲英路线和亲俄路线的对立。日美关系是满洲围绕权益对立,另外日裔移民排斥等问题发生恶化,1907年日美绅士协定,1908年的鲁特-高平协定使紧张局势的缓和,1911年日美通商航海条约获得关税自主权,日本从属性的地位消除了。

明治天皇在和约签订约8个月后的1906年6月7日,下达了慰劳帝国军人后援会的敕语:

在明治三十七八年的战争中,他时而募集财产,以经营军人、家属、遗族、废兵救护,取得了杰出的军人救护成绩。朕深嘉之。

四、日俄战争的影响

1、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凭借这场战争的胜利,成功遏制了俄罗斯帝国的南下,再加上战后签订了《日俄协约》,日俄关系急速改善,这种信赖关系一直维持到革命导致俄罗斯帝国崩溃为止。根据该条约,双方的势力范围得以确定,日本在确保韩半岛权益的基础上,排除了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威胁,实现了安全保障。另外,还获得了作为东清铁路一部分的南满洲铁路等在满洲的权益。

就这样,日本实现了最大的目标。但是讲和条约的内容,由于无法取得赔偿金等对国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苛刻,以日比谷烧打事件为首,各地都发生了暴动。结果,直至实行戒严令,领导战争的桂内阁下台。

这是任何事情只要俄罗斯方面对弱点试图成为秘密的日本政府的政策,再加上报纸媒体日清战争为例对战争煽动国民的期待,为了修正也不见效。也有很多国民在对日本国力因为战争而疲惫不堪不知道实情,接连的胜利使俄罗斯轻易屈服的错觉了成为反面的东西。

1905年9月1日,《大阪朝日新闻》刊登社论《请求天皇陛下下令废除和议》,之后,除《国民新闻》之外的各大主流报纸纷纷发表了反对条约的评论。

此外,由于没有获得赔偿金,大日本帝国继续向雅各布·舍夫的“昆·罗布”支付利息。“在日俄战争中赚得最多”,据说贷款的动机是为了报复俄罗斯帝国的反犹太主义,后来还向列宁和托洛茨基提供了资金援助。

但是,战胜当时列强大国俄罗斯,得到同盟国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列强国家的评价,提高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作为非白人国家进入列强国家的行列,之后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

这个战争中日本军队及政府在旅顺要塞司令官的施特塞尔投降时,允许帯剣等根据武士道精神,败者非常绅士地描写之外,战争俘虏的紧急人道主义对待日本红十字会也俄罗斯致力于战线兵者的救济。日军在日本国内各地设置了俘虏收容所,其中位于爱媛县松山的设施最为著名,因此也有俄国士兵误以为投降是“松山、松山”的逸事。战争结束后,日本国内的俄兵俘虏被遣送回俄罗斯本国,但熊本县的县物产馆事务所收容的俄军士官在决定回国之日全部自杀。

另外,作为元老,参谋总长战争指挥了山县有朋的发言力增加,陆军“大陆帝国”论和俄罗斯高涨“复仇战”的可能性,在1907年,山县平时体制主导的25个师和确保了“帝国国防方针”方案。但是,由于战后的财政困难,增设师团的计划并不顺利,围绕是否将18师团改为20师团,发生了增设2个师团的问题。

在日俄战争旅顺要塞的战斗折磨的陆军,战后,根据罗曼·康德拉琴科旅顺要塞堡垒的模仿,被称为永久防塁演习用结构物陆军习志野炼金术兵场内进行构建,演习等要塞战的战术问题研究留下了一段情节,而且当时的陆军的影响的大小。另外,关于脚气惨害参照“陆军的脚气惨害”“海军的状况”。

1907年9月21日,山县有朋、伊藤博文、大山岩被授予公爵。

2、日俄战争对俄罗斯的影响

寻求不冻港、传统的南下政策是这场战争的动机之一的俄罗斯帝国,以这次失败为契机,放弃了以南下远东政策为基础的侵略。南下的矛头再次指向巴尔干,俄国全面鼓吹泛斯拉夫主义。这导致了与提倡泛日耳曼主义的德国和同样企图侵略巴尔干的奥匈帝国的对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另外,由于战争期间国民生活的贫困,血腥星期日事件和战舰波将金号的叛乱等引发了俄国第一次革命。

3、日俄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1905年8月12日,英国改变了对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的评价,将之前的英日同盟强化为攻守同盟(第二次英日同盟协约)。另外,以日俄战争为契机,日俄关系、英俄关系急速改善,分别缔结了日俄协约、英俄协商。连同已经缔结的英法协约,欧洲局势从日俄战争之前英、俄、法、德、奥伊三势力鼎立的状况,走向了英法俄三国协约与德、奥伊三国同盟的对立。就这样,英国将假想敌从日俄战争失败后国力凋敝的俄国换成了德国,德国与英国的建舰竞争也不断扩大。

4、日俄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在朴茨茅斯的日俄两国政府代表团

根据美国在朴次茅斯条约的中介得到渔翁之利,而且在日俄讲和后在满洲从俄罗斯被转让的东清铁路支线,桂内阁通过了日美合资经营的预备协定(桂•哈里曼协定,1905年10月12日)。这是由美国的铁路大王哈里曼参与的,哈里曼的资金合作方是库恩·罗夫,也就是雅各布·希夫。由于小村外相的反对,这个协定很快就被撕毁了。向日本提供外债和讲和援助的美国,后来也以“机会均等”为口号,意图进入中国,结果却与自己的想法相反,被日、英、俄三国从中国权益中排除。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因对促成《朴次茅斯和约》签订的日俄和平谈判做出贡献而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对日感情在协助《朴次茅斯和约》之后急速恶化。另外,罗斯福总统还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作为教科书分发给陆海军。

急剧提高国力和存在感的黄色人种的国家,日本的种族歧视情绪配合,从中国利权的对手带来的焦虑,而且日比谷烧打事件时,介绍日本的群众的愤怒,讲和的美国大使馆等也在东京成了袭击的对象。对此,美国舆论十分愤慨,以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情绪为基础的黄祸论日益高涨。由于美日关系的急速恶化,刚刚通过第二次英日同盟协约,将与日本的同盟强化为攻守同盟性质的英国,开始担心被卷入新掀起的日本与美国的对立中。

5、日俄战争对清朝的影响

作为日俄战争的战场的满洲在清朝的主权之下。满洲民族王朝清朝自建国以来,采取了不让汉族进入祖籍地满洲的封禁政策,也没有采用中国内地那样细致的行政制度。除了最南部的辽东和辽西以外,其他地区的开发也没有进展,这也导致了19世纪末对俄国的进军迟迟没有采取应对措施,甚至允许建设东清铁路和哈尔滨等殖民地城市。而且,在义和团之乱的混乱中,满洲完全被俄国所控制。

1901年签订《北京议定书》后,俄国继续占据满洲,张之洞和袁世凯主张将东三省的行政体制与内地相同,加强统治。但是清朝的应对为时已晚,在这一过程中,日俄两国开战,导致其他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展开战争。

战争结束后,日本推翻了当初主张的满洲诸国机会均等的原则,策划日俄共同瓜分利益。清朝对这种状况产生了危机感,鼓励来自直隶和山东的汉族移民,努力提高人口密度,并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即1907年确立了与内地相同的“省、府、县”行政制度。据估算,从1880年到1910年,东三省的人口从743万4,000人增加到1,783万6,000人。同年,袁世凯的北洋军的一部分驻扎在满洲,在增强警力和防卫力的同时,阻止了日俄的行动。

辛亥革命导致1912年宣统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对于日俄拥有的利权,日本试图通过引进美国资本来牵制彼此的势力来对抗,但由于袁世凯的下台和日本方面的阴谋,进展并不顺利。

1917年俄罗斯帝国崩溃后,日本一手进行利益扶植,1932年建立了“满洲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满洲国”灭亡后,苏联趁机入侵日本,拿走了日本留下的基础设施,并主张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继承中华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完全收回满洲是在1955年,也就是日俄战争50年后。

6、对大韩帝国的影响

开战前的大韩帝国,日本派和俄国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还在继续。后来,看到日本的战况优势,东学党旗下的一进会在1904年成立,从大众层的亲日独立运动发展为得到日本支持的合邦运动。不过,一进会当初的宗旨是韩国的自主独立。

战争结束后,在俄罗斯的威胁消失的朝鲜半岛,日本的影响极大,后来大韩帝国将各种权利移交给日本,甚至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明治43年)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被并入大日本帝国。

7、黑山公国

黑山站在俄国的一边,1905年向日本宣战,为了和俄国军队一起战斗,向满洲派遣了义勇兵。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参加战斗,因此他的宣战宣言被无视,也没有被邀请参加和会。因此,在国际法上,黑山公国和日本处于持续战争的奇妙状态。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国作为协约国共同作战,黑山王国在战争中被塞尔维亚王国吞并(南斯拉夫王国)。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和日本在战争状态,但195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之间的书信,并且日本和南斯拉夫之间的战争状态是日本国家的和平条约生效之日(1952年4月28日)。

但是,后来黑山共和国从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旧称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独立时,这个问题被提出。黑山和塞尔维亚不被承认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的继承国,黑山和日本之间的战争状态相关的条约也不存在。2006年(平成18年)2月14日,铃木平民众议院议员,“1904年黑山王国对日本宣战布告的事实是否有。朴茨茅斯和会黑山王国的代表被邀请?日本和黑山王国的战争状态是什么样的手续是否结束了。”等内容的提问主旨书提出了。

日本政府对此表示:“作为政府,不知道1904年黑山国家对我国宣战布告的依据。黑山国家的全权委员没有参加朴茨茅斯举行的讲和。”

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时,日本政府6月16日承认黑山独立,并派遣外务大臣政务官山中烨子作为总理特使。UPI通讯社6月16日援引贝尔格莱德B92电台的消息报道说,特使将宣布承认独立和100多年前爆发的日俄战争停战。但是,从日本国外务省,以特使派遣报告为首,并没有发布日俄战争和停战相关的信息。

另外,根据英日同盟的规定,当时日本与两个以上国家发生战争时,英国也有参战的义务。如果日本没有无视黑山的宣战,就会引起相当棘手的问题。

8、对其他各国的影响

当时,在欧美列强的支配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的国家的领导人的回忆录“有色人种的白人的大国小国,赢了这个史无前例的事实,但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的地区的独立的气概一臂之力,种族歧视下的人们的勇气”等,欧美列强的殖民时代的感慨记录断断续续。

另外,在第一次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埃塞俄比亚帝国曾战胜意大利王国,这是在英法全面的军事支援下取得的。因此,日本在日俄战争的胜利,国家独立军队的有色人种,白色人种可以说是近代第一个对国家的胜利(不过1804年独立的海地是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击退了世界第一位黑人共和国,因此许多有色人种白人取得胜利的一个例子)。另外,也有立宪君主国对继续实行绝对君主制(沙皇主义)的国家的胜利的一面。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来到日本的德意志帝国的医生埃尔文·冯·贝尔茨在自己的日记中,关于日俄战争的结果写道:“我写这个日记之时,决定了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一页”。

实际上,日俄战争的影响,俄罗斯的殖民地的地区和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占大部分的亚洲,特别是独立革命运动高涨,清朝的孙中山辛亥革命、奥斯曼帝国的青年土耳其革命、卡扎尔王朝的立宪革命、法属印度支那的潘配珠运动、英属印度帝国在印度加尔各答大会、荷属东印度国民会议布迪·乌特莫等影响朝是的。

另外,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也让当时处于俄国统治下的芬兰十分高兴,东乡平八郎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并由此制造出了“东乡啤酒”,这是一种夸张甚至错误的说法。实际上,芬兰啤酒公司生产的“东乡啤酒”只是共有24种标签的“提督啤酒(Amiraali Olut)”中的一种。在这款提督啤酒中,除了东乡平八郎之外,还使用了山本五十六以及俄罗斯海军提督的肖像。

五、关于开战的条约

由于日本没有对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宣战,就袭击了旅顺港的俄国旅顺舰队,因此在1907年的万国和平会议上讨论了创设关于开战的条约。海牙陆战条约也进行了修订。日本双方签字,并于1911年第二次桂内阁时期批准(在日本生效是在1912年)。

六、日俄战争之后的日俄关系

对美国进军满洲持警戒态度的日俄两国逐渐接近。1907年,日俄两国签订了《第一次日俄协约》,签订了保全相互权益的协议。此后,日俄关系几乎接近同盟状态。但是,随着俄国革命的爆发,这种关系崩溃了。

七、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艺术作品

小说

• 司马辽太郎《坂上云》全8卷,文春文库,1999年,ISBN 4167105764, ISBN 4167105772, ISBN 4167105780, ISBN 4167105799, ISBN 4167105802, ISBN 4167105810, ISBN 4167105829, ISBN 4167105837

• 吉村昭《海之史剧》,新潮文库,1981年,ISBN 4101117101

• 田山花袋《一兵卒》(青空文库)

• 芝村裕吏《遥远的冻土迦南》全7卷,星海社小说,2013年11月- 2016年6月。

诗歌

• 与谢野晶子《君死勿生》(1904年9月,刊登在杂志《明星》上)

电影

•《明治天皇与日俄大战争》(1957年,新东宝,导演:渡边邦男)

•《日俄战争胜利秘史》(1957年,导演:森一生)

•《明治大帝与乃木将军》(1959年,导演:小森白)

•《明治大帝一代记》(1964年,导演:大藏贡)

•《日本海大海战》(1969年,导演:丸山诚治)

•《二百三高地》(1980年,导演:舛田利雄)

•《日本海大海战》(1983年,导演:舛田利雄)

•《索洛金眼中的樱花》(2019年,导演:井上雅贵)

电视剧

•《大海苏醒》(3小时电视剧,TBS, 1977年8月29日)

•《二百三高地爱会死吗》(全8回,TBS, 1981年1月- 2月)

•《朴次茅斯的旗帜》(全4集,NHK综合,1981年12月)

•《坂上的云》(全13集,NHK特别电视剧)-从2009年到2011年,共历时3年在年末播出。

漫画

•江川达也《日俄战争物语》-不过,这个作品在甲午战争的中途中止了。

• 安彦良和《天之血脉》

• 野田萨特鲁《金盏花》-以日俄战争结束后不久的北海道和桦太为舞台,以主人公为首的众多归国士兵登场。

游戏

•《对马岛》《阿瑟港》,马克·米勒(Marc W. Miller )/ GDW 1975年,国际通讯社,命令杂志日本版30号,1995年,棋盘游戏

•《二百三高地》万代if系列,棋盘游戏

•《日本海海战》万代IF系列,棋盘游戏

•《日俄战争》新时代(epoch),1982年,国际通讯社,2001年·2010年,棋盘游戏。

•《日本海大海战》,新时代(epoch)公司,1983年。

•《奉天会战》命令杂志第16号,国际通讯社,1997年,棋盘游戏。

•《日俄战争》通用支援,1999年,2002年,2004年。

• 《1904-1905: The Russo-Japanese War 》(Avalanche Press, 1999),棋盘游戏

•《怪物战奇谭》elf 2002年,※18禁游戏

•《旅顺攻略/奉天决战》命令精选第11号,国际通讯社,2009年,棋盘游戏

•《Distance Guns:Russian-Japanese War at Sea》Storm Eagle Studios -日俄战争海战游戏,日本未发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