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风月歌曲mv,陈凯歌的风月讲的是什么意思

2023-11-02 21:53 作者:岑岑 围观:

被称为“文人导演”的陈凯歌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一。以个人经历来说,他早期的电影都负载着各种沉重的主题,往往让人感觉沉重压抑。在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冲击下,他不得不面临转型,并做出了代表作——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成为了束缚他的枷锁。在这部杰出的作品面前,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黯然失色。他也在思考如何突破。

电影《浪漫的月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霸王别姬》的续集,是重生的“程蝶衣”和“凤仙花”的相遇。

然而这部电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票房在虐潮中惨淡。然而,《浪漫月亮》绝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而是一部解构人性,探索爱情的电影。本文旨在通过对《岳峰》中男女之间的爱情和《时间/kloc-0》的分析,探讨陈凯歌的理想和冲突,探索爱情本身的意义。

一、男女间的虚与实的爱情《风月》由王安忆创作,改编自叶的言情小说《花影》,讲述了江南小城甄家院中林小姐与封建礼教斗争的故事。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在甄家院中,人们纵情声色,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只有找到真爱的林小姐,因为时代的原因不得不妥协,最终荒唐惨淡收场。

浪漫月亮是一部关于男女爱情的电影。辛亥革命初期,新旧思想交替。父母双亡的余忠良(张国荣饰)投靠了嫁入庞家的姐姐。他无法忍受姐姐和姐夫的恶毒对待,于是毒死了姐夫,四处逃亡,最后被上海帮解救。余忠良听从大指示,到庞家做卧底,争取财产,没想到却爱上了庞小姐。

从男女爱情的真实与谎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男女的思考。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出生在江南庞府的庞如意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影片开头用长镜头拍小如意,任意推翻大妈牌桌,闯入祠堂。她的个性叛逆不安,视传统观念如粪土。哥哥和父亲去世后,她正式从一个不能进祠堂的女人变成了庞氏家族的继承人,拥有独立的权利。她获得庞家的权力后,不仅驱逐了姑姑们,还顶撞长辈,闯入祠堂。

如意对待爱情的观念比较古怪。当她以余忠良为恋爱目标时,她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从衣着到行为,甚至和其他男人做爱,让自己变得更好看。她彻底抛弃了传统女性的贞操观,她只想完成自己变美的愿望。

她一直在积极塑造自己。和钟亮发生关系后,一厢情愿的自我塑造基本完成。然而,当她发现心爱的忠良其实是个混混时,她并不心痛。她只在乎忠良爱不爱她。“忠良,其实不管你是谁,我都不在乎。你爱过我吗?她总是关心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当她被忠良拒绝,爱情理想破灭的时候,她再也不会回头。这是自我完成的最后仪式。

最终,她选择了嫁给景云,是因为成熟理性的选择,她坚定地走向了新的人生理想和真正的起点。所以,忠良来和她复合的时候,她坚决的说了一句“我不爱你”。这就是新时代女性的特点,独立,自由,忠于自己。

她在端午节开始尝试性爱,爱上忠良,最后嫁给景云。从这个意义上说,端午节是性的对象,忠良是爱的对象,景云是婚姻的对象。她完全独立于自己的感情,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印证了导演所说的她是一个“非凡的女人”。

从男人的角度来说,忠诚的爱情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他不自由,因为他处于“白色派系”的严密监视之下。但我还是忍不住爱如意。这让他处于爱情和“白党”的张力中,也让他处于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矛盾中。虽然他知道爱情的危险,但他认为爱情可能是他的救赎之路。当他面对最好的时候,他选择了正式回避。但当如意决定离开的时候,他彻底觉醒了,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坚定的选择了新的生活。他把这个新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如意身上,他又回到了庞府。

但如意拒绝了他,实际上是堵死了他的自我救赎之路,进而否定了他生命中唯一的真爱。所以他成了一个疯狂的报复者。这是不可原谅但可以理解的,但在和如意的关系中,他是现实意义上的受害者;在这个叫爱情的游戏里,一厢情愿的爱情掩盖了某种爱情谎言。另一方面,忠诚和爱情的谎言掩盖了他爱的真实感受。真相是真的,谎言是假的。忠良编造谎言,得到了一厢情愿的爱情;但当他表露真情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所以钟良最后对如意说“人不长大就好了”,这句话无疑是对“风月”主题的解构。人不长大,怎么会有“浪漫的月亮”?

二、时代背景的虚实电影《岳峰》的故事背景选在清朝覆灭、辛亥革命爆发的20世纪20年代。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今年,一场引人注目的闭幕式也在远离北京的江南庞子公祠上演:女子闯入庞子公祠。这一情节寓意深刻:第一,它标志着王刚的解体,道德体系和伦理体系受到冲击和破坏;其次,当旧的封建秩序被推翻时,妇女从这种旧制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影片刻意构建了理想中的北京城。钟亮一直声称自己是北京人,他的理想城市。通过忠诚和诚实来告诉北京是新的希望,这是这部电影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主题。其实这也是作者的主观理解。封建颓废属于江南,物质颓废属于上海,先进理想属于北京。在人物外部关系的背后,隐藏着一层层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关系。

二十世纪上海和江南的客观环境,就像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培养皿。这些环境和条件制约着人物的行动、行为、情感和命运,从而在岳峰营造了一种“有毒”的氛围。每个角色好像都中毒了,乱了,乱了。但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人才才有了这样的人性。

所以同样的男女只有自然性别,没有社会角色。在所谓的男性社会,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能掌权。反过来,如果一个女人能进入权力中心,她的社会角色就会变成“王”,变成心理上的男人。

如意的自然属性是女性,但当她成为庞府的继承人和统治者时,她的文化心理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也是如意在爱情世界中独占鳌头,实现自我塑造的根本原因。钟良成长的环境,成为上海“白党”的一员,使他并不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当权),所以他自始至终认为自己其实是一个奴隶,是被动的,直到最后被消灭。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风暴》体现了导演对女性的关注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表现在他本人希望塑造一个“温和的女权主义者”形象。从广义上来说,我们觉得导演在人物塑造上做了努力,但最终如意这个角色还是受到了时代的束缚。最后她没能逃出庞的牢笼,被毒死。

如意的悲剧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毒害有关。传统社会强调“男尊女卑”的观念,从而形成了男权社会。男人是家庭的继承人和统治者,可以娶妻、纳妾,而女人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的普遍伦理。但是如意形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这一传统。她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她把爱情当成人生的理想,不断追求。这是新时代女性的自我意识。

然而,她的命运仍然是悲惨的,她的悲剧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男权社会的帮凶钟良毒害了她。另一方面,男权社会的代表在端午节成为庞富的继承人,她一厢情愿的权力和地位最终落入男人手中。她的反抗以失败告终,庞富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在这个故事中,即使女性掌握了权力和财富,她们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并且会受到男性主导的社会的压制。世代更替,独自反抗的女性,最终都是新时代的受害者。

男女之间爱情的真实与谎言,空的真实与虚构,都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电影《浪漫的月亮》是陈凯歌将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作。他用爱情的真实来表达人性的真实和女性反抗时代的艰难。这又是一个程蝶衣和凤仙花的故事,又是一个变态的爱情悲剧。

参考书目:

李,面对陈凯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王安忆,《浪漫的月亮:陈凯歌和王安忆的文学电影剧本》,台北:中央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