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加勒比海盗出自哪里,加勒比海盗是谁的作品

2023-11-02 17:55 作者:岑岑 围观:

最有趣有料的军事知识供应商

用海量优质军事图书搭建知识地基

欢迎关注公众平台“tiexuexifeng”

后续精彩不断

--------------我是分割线--------------

这是铁血西风为国际航海日准备的第二篇文章,我们揭开加勒比海盗背后的秘密。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风帆大航海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紧随其后,埃尔南·科尔特斯和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分别开始了对墨西哥和秘鲁的征服。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中南美洲,在此掠财夺宝。

所以,其实航海家的代名词,往往就是海盗。

现在最为人们熟知的海盗一定莫过于加勒比海盗了,这要归功于迪士尼出品的《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在讲述离奇冒险故事、票房大赚、各种奥斯卡拿奖的同时,也成功地唤起了人们对“海盗黄金时代”的好奇。

《加勒比海盗》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背景却未必。因为加勒比海地处中南美洲的环抱,是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海上通道,气候宜人、风和日丽,大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古巴岛和海地岛更是很多人歇脚、货物中转和定居的理想之地。

那么电影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个年代呢?前三部曲并没有给出明确时间线,不过,根据一些细节还是可以做大致的推测的。

第一个线索是枪。

电影里面所有的枪支都是燧发枪。燧发枪出现于16世纪中期,但由于成本问题推广起来比较慢,1618-1648年欧洲争霸的30年战争中,各国主要装备的还是火绳枪,战后燧发枪才得到了普遍列装。而多数海盗都是穷光蛋起家,能找到的武器必然都是大路货,所以时间可以暂定为1650年之后。

这里就不免有个遗憾,铁血西风特别期待能看到传奇大海盗德雷克的身影,他于1588年率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而在此壮举之前他持有英国女王亲自颁发的私掠许可证,也曾活跃于加勒比海域。看时间节点德雷克应该是不会出现于电影里了,但根据该系列的脑洞,也不排除第六部里面德雷克复活,或者来个大海盗遗失的法宝云云。(要是真的出现了,电影方可记得给铁血西风版权费,科科~)

第二个线索是海岛。

电影中海盗小镇上都是英国士兵在驻守。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加勒比上的海岛多数时间是西班牙占领,但期间还有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人参与,你争我抢。转折点是1688-1697年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此战以后,英国基本取代了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区的霸权,到处都是龙虾兵就不足为怪了。不过有一岛除外,就是海地岛西北海域的托图加岛,又称龟岛,由于面积小、人员构成复杂混乱、不受大国重视,成为三不管地带,继而成了海盗的乐园。

第三个线索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600年,主要经营范围是南亚和东南亚。不过东印度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直到1874年才解散,持续了274年,比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权国家的年龄还长,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并且拥有军队,享有政府赋予的行政权力和地方管辖权,堪称东半球的又一个大不列颠。向中国贩卖鸦片继而引发鸦片战争也是该公司的杰作。不过这些时间点对于判断背景时间似乎没太大帮助。

第四个线索是人物。

电影第三部里出现了九大海盗联盟,其原型很可能是历史上加勒比地区出现的“海盗共和国”。所谓“共和国”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更近似于一个时代。这个时代被称为“骷髅旗飘扬、民主之火燃起的海盗黄金时代”,时间点始于1696年,1732年分崩离析,而主角们正是加勒比地区的海盗。

不过这里有一个BUG,就是九大海盗中的清夫人,清夫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石香姑,是中国海盗郑一的压寨夫人,又被称为郑石氏或郑一嫂。郑一死后,她继承夫业并继续发展,鼎盛时期拥有数万人马、数百艘船和上千门火炮,是史上最强大的海盗团伙之一。不过她的活跃时间是19世纪初,1811年被清朝诏安。这与前面的时间线索显然是矛盾的。至于发哥饰演的“潇风”原型,可能是明朝入侵东南亚、进攻马尼拉的大海盗林凤,生于1629年,1668年死于保卫台湾抗击荷兰入侵。

综合前三部《黑珍珠号的诅咒》《聚魂棺》《世界的尽头》,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时间节点应该在1697年到1732年之间。然而第三部最后留了一个彩蛋——庞塞德莱昂的沉船,并标记了1523年。第四部《惊涛怪浪》彻底撕掉了神秘面纱,一开场就说庞氏已经死了200年了,时间点拉到了1723年。

紧接着搬出了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他于1717-1727年之间在位。

终于一锤定音的人物出场了——“黑胡子”爱德华·蒂奇,他驾驶“安妮女王复仇者号”,这无疑是在告知大家,这是以真实人物为背景的。电影中黑胡子死于不老泉,而现实中“黑胡子”于1718年在战斗中被英军击毙。

至此,《加勒比海盗》的年代不再神秘,以1718年为轴,根据电影剧情向前推、向后推即可。

最后我们有必要再谈谈历史上真实的加勒比海盗。加勒比地区之所以海盗盛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各国政府的支持。新大陆发现以后,各国明争暗夺殖民地。鼓励私人船只进行私掠以打击对手贸易,成为各国心照不宣的手段。英国由于在新大陆的开拓中先期落后于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对私掠船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所以会出现女王亲自颁发许可证的情况。

17世纪末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后,英国逐步控制了加勒比海,并与北美殖民地互为犄角,攫取了该地区的霸权。之后,政府需要“洗白”,而大量的私掠船只对英国自身也是安全隐患,于是英国开始大批地解除私掠许可,并颁布禁海盗令。大量活跃于加勒比的私掠者就这样沦为海盗,海盗的聚焦效应催生了18世纪初“海盗共和国”的黄金时代。但在日益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面前,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黑胡子”的最后一战

公允地讲,世界航海史、帝国扩张史中,应该给海盗们好好写下一笔。你可以尽情地、任意地描述他们,但不该忽略他们。

▼ 推荐阅读

《海上力量 海上帝国:海军如何“锻造”现代世界》:布莱恩·莱弗里/著,李志涛/译,海洋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内容详实,划分的四个部分也对应了英国皇家海军崛起、发展、鼎盛、衰落的过程。对于想了解皇家海军历史,探索海军编制、作战艺术,回顾经典海战传奇的军迷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