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孔雀影评视听语言,孔雀影评主题

2023-11-01 23:10 作者:岑岑 围观:

2005年上映的顾长卫导演的剧情片《孔雀》,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在北方小城安阳的一家五口的故事。这部电影生动地揭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戏剧性的关系。作品整体的拍摄技巧和剪辑都非常逼真,声音更是点睛之笔。作为影片的两大声音元素,影片的环境音和背景音乐完美重叠,营造出一种非常特别的螺旋隐喻美感。

这种美感的具体表现在于,《孔雀》和其他常规电影一样,采用了背景音乐和环境声的方法。但与同类型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背景音乐和环境声交替出现,仿佛“彼此隔绝”,渲染出一种充满象征意义的“隐喻感”——看似断断续续、交替的配乐和环境声,但它们只是以同步的画面和故事情节相互呼应,形成完全独立的叙事段落,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引导观众产生。

同时,螺旋隐喻的手法也完美的体现在环境音、背景音乐以及两者的融合上,比如电影的开场和一家五口在走廊吃饭的片段。影片使用了三种环境音:远处传来的激昂的鼓乐,楼旁树上嘈杂的蝉鸣,一家人吃饭的菜声。在这里,激昂的鼓乐象征着女主角的理想,所以遥远却有力;嘈杂的蝉鸣象征着女主角现实生活的浮躁和空 hole,所以接近而单调;菜的声音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剧烈碰撞,所以脆弱而响亮。鼓乐被蝉隔断,两者都被碟子的碰撞压制。这就造成了一种充满困惑和探究的氛围。这是这部电影第一次使用环境声的比喻,也是最巧妙最成功的运用。另外,女主角拉手风琴的时候,旁边不停发出声音的开水锅也是同样的操作方法。

背景音乐方面,当女主角第一次在野外骑着自行车被伞兵绊倒后,背景音乐悲伤却不悲伤,与整个难得一见的清新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她似乎很悲伤,因为她预见到了女主人公理想的诞生和毁灭。在整个电影片段中,这段配乐不断被警告的自行车铃声和铺天盖地的飞机轰鸣声打断,完全符合影片的主题——理想的涅槃之路。然后,中间一度被大幅写实画面打断的背景音乐,在女主角回家吃饭被家人问为什么开心的时候再次响起,很快被收音机的噪音和水声淹没。这是背景音乐和环境音相互隔断形成的最后一个隐喻螺旋,也完全暗示了影片的主题:一切理想终将回归现实。

这种螺旋隐喻的运用,加上《孔雀》温柔的叙事节奏,可谓独具匠心,也为原本沉重压抑的电影基调增添了一点活泼生动的色彩,提高了整部电影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延展了整部作品的艺术思想,表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但这种手法不宜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打乱故事整体流畅的情感发展节奏。这一点在《孔雀》的后半部分也表现得很明显:画面的叙事节奏与声音的叙事节奏距离过大,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使得整部作品的后半部分呈现出一种走神感。但《孔雀》对声音的巧妙运用,足以使其成为中国现代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也为后来的影视作品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作为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这也是它值得我们研究的价值之一。

部分来自:《影视作品分析范文精选200篇》

编辑和排版:马楠楠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