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36年前的《万花筒》,全由“广东帮”演员打造出来的一部本土经典

2023-11-01 04:24 作者:岑岑 围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随着经济的发展,表演艺术也开始活跃起来。随着1982年《虾球传》的诞生,广东电视台也开启了本土制作的时代。

另一方面,广东作为毗邻港澳、语言文化相近的地区,最早接触到香港的娱乐文化。从1979年的《羊城过年》开始,香港娱乐文化开始陆续登陆广东,《英雄霍元甲》《钱山情》等港剧也率先通过广东传遍全国。

当时广东本地的艺术家也是很有野心的。在音乐上,他们提出了发展广东本土音乐,不唱香港“口水歌”的口号。在影视文化方面,他们也提出了“粤味”路线,打造广播电视剧品牌。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广东电视台先后推出了《香港爱恨情仇》、《公关小姐》、《五城之下》、《新娘过口岸》、《乱世香港》等经典电视剧。,可以和港剧争收视率,尤其是《公关小姐》收视率超过90%。

当时广东电视剧制作的电视剧种类很多。当人们想要追忆过去的广东农村生活时,《冷暖心》、《首富之家》、《滨江世家》等剧无疑是大家追忆的经典。

当广东观众想重温过去广东的城市生活时,广东电视台1986年推出的系列短剧《万花筒》一定是他们重温的首选。可惜这些剧早已失传,再也无法重温。

在《万花筒》之前,广东电视台也推出过这些小品,比如《乐叔》《虾米》《晨间相会》,但《万花筒》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单元剧,第一部展现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电视剧,第一部用实际声音制作的电视剧。

虽然万花筒播出的集数还不到外地媳妇本地郎的二十分之一,但在广东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会低于外地媳妇本地郎,好评度甚至会高于外地媳妇本地郎。很多年纪较大的广东观众都视其为真正的粤味经典。

在剧情上,《万花筒》基本都是围绕当时社会的热点新闻和话题进行拍摄的,从来没有任何重复或者类似的故事内容。剧情内容清新有趣,非常符合广东观众的口味。收视率方面,长期保持80分以上的收视率,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收视率只有巅峰时期的一半。

剧中所有演员基本都是广东人,给广东观众带来100%的粤味。这些演员大约一半来自广东电视台,一半来自佛山话剧团。剧中的主演名单是九个人,包括、陈必基、、关、吴、林杏云、三毛等。

此外,《乡土郎》中康氏家族的“康”、的“康启宗”和胡艳芬的“苏妙婵”也在《万花筒》中担任重要配角。值得一提的是,郭昶和他的妻子潘杰是在拍摄《万花筒》时认识的,当时潘杰是一名护士,她的家人住在剧中。

剧中,这些涉猎广泛的演员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比如充满正义感的居委会“赢博”、泼辣小气的“阿炳”、不专业的“阿坤”、老实呆呆的杂货店老板“阿昌”、贪婪方便的寡妇“娇妈”、济世救人的医生王等。这些人物都把现实看得很平凡。

现在距离《万花筒》首映已经36年了。阿坤的扮演者林兴云已经72岁了,阿昌的扮演者鲁牛已经81岁了。男主角、、王博士、吴和陈必基都去世了,但这部剧留给了广东观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