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骗取生育津贴判几年,骗领生育津贴

2023-10-31 22:55 作者:岑岑 围观:

以营利为目的成立a 空 shell公司,以虚构劳动关系的方式诈骗36名不具备参保条件的孕妇。2021年4月2日,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宋及公司7名员工被控诈骗罪,在北京朝阳法院受审。

公开资料显示,生育津贴即生育工资,是对因怀孕、生育或计划生育手术造成暂时中断劳动的必要经济补偿。

11名涉案孕妇的证言中提到,她们没有资格在北京参保,却通过向公司缴纳服务费编造劳动关系,从而在北京获得缴纳社保、领取生育津贴、生育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

庭审中,宋不认罪。他承认其公司在申请涉案生育津贴过程中确实伪造了雇佣关系,但辩称其公司没有伪造劳动合同,其行为不构成欺诈。

7月14日,朝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宋等8人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三年六个月至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7月14日,朝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庭供图

虚构劳动关系,为36名孕妇申领生育津贴

2020年1月,朝阳区医疗保障局接到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知,有一家空空壳公司通过伪造用工关系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根据朝阳区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朱女士的证言,经查,空 shell公司名称为北京诚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誉公司),可以在网上帮助社会人员缴纳社保费用,收取服务费,但公司与这些人没有雇佣关系。

“这种操作是欺诈的。汇总情况后,我们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朱女士在证词中称公司还违规为36名孕妇申请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生育工资。朝阳区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职工孙先生在证言中提到,领取生育津贴的条件是孕妇在分娩前9个月连续缴纳生育保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必须由缴费单位申请。

11名涉案孕妇的证言显示,这些人没有资格在北京参保,而是通过向城西公司缴纳服务费虚构劳动关系,从而在北京获得缴纳社保、领取生育津贴、生育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

其中一名孕妇说自己户口不在北京,怀孕后在北京没有工作,就想到找公司交社保。她在网上找到了成毅公司。对方声称签了假的劳动合同后可以缴纳生育保险,服务费1500元。孩子出生后,生育保险共报销她26000元,由成毅公司直接打入她的卡中。

一个孕妇收取1000元到1500元的手续费。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39岁的宋。警方调查发现,宋还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20年5月26日,淄博公司主要人员李某、刘某等7人被公安机关控制。2020年6月4日,宋因涉嫌犯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同日被取保候审,同年7月2日被捕。

判决书称,潘博公司多名员工在证言中透露,成毅公司为a 空空壳公司,无实际办公地址和业务,无实际经营。它的存在就是做个人社保业务和人事衔接,和潘博公司是同一批员工。

宋交代,公司大约有50名员工,他负责销售部门。公司通过广告、平台网络、拉客、熟人等方式寻找不符合条件的想在京缴纳社保的客户,然后以成毅公司员工的身份将这些客户信息录入公司系统,但他们不来公司上班,公司也不发工资。

宋提到,这些客户没有北京户口,也没有正式的劳动关系,不具备在北京缴纳社保的条件。公司向社保部门虚报就业情况,让这些客户在北京享受社会福利。对于可以报销生育津贴的客户,公司也可以帮他们报销生育津贴。已报销30多人,违规报销约98万元。

对于办理违规报销生育津贴的业务,宋说,每个客户1000元起会收取1500元的手续费,有的报销公司也会抽成,大概是1000元起2000元左右。

"公司开展这些业务主要是为了盈利."宋交代,自己没有算过公司个人社保业务的利润,一个月大概有一两万元。该公司运营了三年,利润约为60万元。

判决书显示,该公司财务人员刘交代,客户的生育津贴上报后,会打入成渝公司的账户,公司会在扣除部分费用后,将剩余款项返还给客户。

此外,刘还提到,每月向社保中心缴纳的社保金和社保中心返还的生育津贴,一般都是用公司往来账户冲掉的,而公司实际上没有经营活动。

7月14日,朝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庭供图

公司8人因诈骗受审,校长拒不认罪。

2021年4月2日,宋等8人因涉嫌诈骗罪在北京朝阳法院受审。

检方指控,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宋组织李、刘、等7人在朝阳区万达广场某房间内,以公司员工名义,为36名不具备参保条件的孕妇缴纳城镇职工生育保险,骗取生育津贴98万余元。案发后,宋等人均退缴了涉案款项。

庭审中,宋不认罪。据法院介绍,何某承认其公司在申请涉案生育津贴过程中确实存在伪造雇佣关系的行为,但辩称其公司没有伪造劳动合同,其行为不构成欺诈。

据此前媒体报道,宋在庭审中供述,公司已为3100余人缴纳社保,其中仅检方指控的36人因生育子女,公司帮助办理生育津贴。

宋在庭审中承认,公司会扣留一部分生育津贴,其余退还给自己。另外,公司缴纳个人社保费用,分为月缴和年缴,费用各不相同。申请生育津贴需要额外的手续费。

宋的辩护人也辩称无罪。其辩护人提出,成毅公司不存在主动伪造材料的行为;公司提前缴纳社保费用只是为了防止社保被还清;

“涉案的36名女性应该算是主犯,被告只能是从犯。36名妇女如果不认为构成犯罪,宋应该不构成犯罪。”宋的辩护人认为,宋等人实施的缴纳社保的行为,实际上违反了社保管理制度。

对于量刑意见,宋的辩护人表示,宋有自首情节,能够如实供述,有退赔情节,社会危害性较小,系初犯或者偶犯。如果最终被判有罪,他建议法院对宋减轻处罚,适用缓刑。

刘还当庭辩称,自己没有参与任何与申请生育津贴有关的事项,认为自己不构成欺诈。李、等6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均无异议,并当庭自愿认罪。

法院一审宣判,8名被告人均以诈骗罪获刑。

2021年7月14日,朝阳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

法院认为,宋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捏造事实,骗取公共财物。其中,宋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其他被告人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

对于宋的辩护意见,法院认为,生育津贴作为国家对劳动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补助,必须以被保险人为单位在职职工为前提,无工作单位的个人不能享受生育津贴。

本案中,宋等人虚构36名涉案孕妇为成渝公司员工,在相关材料中将申请人登记为成渝公司并加盖该公司公章,使社保经办机构将上述人员误认为成渝公司员工,进而发放相关生育津贴。

宋等人主观上明知公司与涉案的36名孕妇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不具备为上述人员缴纳生育保险并代为申领、发放生育津贴的资格,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向涉案孕妇支付生育津贴,支付多少,事后是否返还骗取的财物,不影响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鉴于宋归案后自动投案,能够如实供述基本犯罪事实,系自首。现在他已经退还了所有涉及的生育津贴。李归案后能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当庭自愿认罪。吴某等人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因此,法院决定对宋、、李、刘减轻处罚,对石、姚、赵、杨减轻处罚,适用缓刑。

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宋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判处李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判处刘、有期徒刑两年;判处杨、姚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赵、史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

新京报记者薄启宇

编辑左燕燕

校对贾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