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济公算罗汉吗,济公是阿罗汉还是菩萨

2023-10-31 10:03 作者:岑岑 围观:

#标题创作挑战#

1959年,中国第一部关于济公的漫画问世。这部剪纸漫画叫《济公斗蟋蟀》,讲的是济公为了给一个木匠一个公道,用假蛐蛐硬教育奢华的罗公子的故事。

济公

1985年,游本昌和吕梁合作主演了一部电视剧《济公》,该剧风靡大街小巷,好评如潮。

剧中“穿破的鞋,穿破的帽,穿破的袍”的歌词,也是那个年代孩子们最喜欢的歌。在那个互联网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只要电视上播出《济公》,就会有很多人抢着看。

纪公游记

1998年,游本昌先生又拍摄了一部电影《济公游记》。从小看到姬宫的孩子长大了。看了新出的关于济公的故事,忍不住泪流满面。

幽默、聪明、关心人民的济公,总是用他疯狂的、意想不到的方法,为人民排忧解难,以恶扬善。济公已经成为那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形象,充满了珍贵的童年记忆。

济公的故事早已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银行”里。

那么济公是谁呢?历史上真的有济公吗?他真的是罗汉转世,法力无边吗?

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来帮助公众是真实的。

济公本名李新元,又名李秀媛。据史料记载,他于114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天台山永宁村。

李秀媛

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祖先有将军,徐和其他权贵。到了他父亲李茂春那一代,北方被金人占领。

李茂春当初在台州做官。后来他觉得不开心,就辞职回家了。

家庭背景和财富都不缺,但只有一点让李茂春担心。

李茂春和妻子王结婚多年,现已40多岁,却没有子女继承家业。

进入圣殿

于是夫妻俩去了小国寺求佛。也许是这对夫妇的帮助和慈善感动了天空。第二年,一个男孩出生了。夫妻俩以为是佛祖灵验,便请小国寺方丈给孩子取名。方丈认为这个孩子与佛有缘,好好修行一定会有好结果,所以给他取名为李秀媛。

李秀媛从小就非常聪明。他信佛的父母把他送到村北的瑞霞洞学习,他经常遇到道士和和尚。

Temple

慢慢地,长期在瑞霞洞学习的李秀媛对佛教和道教产生了兴趣,修行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因为是老儿,父母双亡后,少年李秀媛为了出尘,放弃了自己所有的钱财,心无旁骛地在国寺出家,法名“道吉”。

跟随慧远禅师修行佛法,慧远俗名鹏子盲堂,故又称盲堂禅师。后来,盲堂禅师为了弘扬佛法,带着道吉去了杭州的灵隐寺。

灵隐寺

也许他年轻,性格有些调皮,或者极有才华,对佛教了如指掌。道济和尚除了潜心修行,还特别喜欢喝酒吃肉。

按照道吉的逻辑,这叫修心不修口。“酒肉过肠,佛留心中。”

喝酒

除了心中有佛,像红尘中的人一样,为所欲为,不遵守任何条条框框。

但在师兄弟看来,这是严重的佛教禁忌,道吉屡屡被揭穿。第一灵隐寺强烈要求将道吉逐出佛门。盲堂禅师仿佛看穿了道吉的心,丢下他的僧书,放了他。

道吉是带着惩恶扬善的思想下山的,这对于不喜欢在佛前念经的他来说是完全自由的。

“世人笑我太狂,我也笑别人看不透。”来到世间的道吉,是超脱于世的。他穿着一件破烂的袈裟,手里拿着一把破扇子。他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完全看不出是个道士。

疯狂济公

道吉一生富贵荣华,早已看破斗争,行为洒脱,所以他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十分怪异疯狂,似乎用常人的思维也无法理解。

他还逛过青楼,说“一对夫妻能睡一夜,多半是和一个虔诚的女人有钱”,但“禅和情欲是不相通的”。像他这样的道士,只把这些当做表面的东西,无法把自己的赤诚之心打动佛。

道路崎岖不平

道吉经常流连街头,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就出手干预,为穷人讨回公道,为富人敲响警钟。

有时候,他也会利用人的心理去惩恶扬善,真正把助人为乐付诸行动。是佛教中特有的存在,也是最实际的宇宙人生。

道吉整天拿着一把破扇子在乡下走来走去,无忧无虑,真的快乐得像个仙女。

道济以行医救人而闻名。整个临安地区都知道有个好疯和尚。为了表示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人们尊称他为“济公”。

那么济公真的像电视上说的那样懂魔术吗?

相传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法力无边。

龙罗汉

其实这些都是热爱济公,神化他的后人。随着小说的渲染,济公慢慢获得了法力。

济公虽然没有无量神通,但确实是一个佛学造诣深厚,医术高超的和尚。不管他是扶贫还是鞭挞富人,靠的都是佛法和医术,而不是神力。

济公在佛教和文学方面都很有造诣。禅宗把他列为第五十祖,阳气派把他列为第六祖。他编了十卷《山顶语录》,还编了《济公诗集》。

济公

后来盲堂禅师去世,灵隐寺新方丈开除了济公和尚,于是济公又找到了净慈寺,以德惠禅师为师,负责韩文事务,并找到了新的落脚处。

有一天,净慈寺失火了,许多人忙着灭火。只有济公静静地看着大火烧了寺庙。

净慈寺

众僧不满,怒问济公。济公一针见血:“不是我佛不受启发,所以要新塔。”

可惜德慧禅师在大火中遇难,于是济公带领残存的僧人重建了净慈寺。

燃烧的寺庙

济公亲自化缘准备木材,影视剧《济公》中“运木古井”的情节由此而来。

济公老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为了报答德慧禅师的恩情,他开始亲自为净慈寺招方丈。好事多磨,并在找到一个奇妙的方丈后,济公完成了最后的功德,在花甲之年去世。

从父母双亡到逃入佛门,功过圆满,圆寂。

济公

济公临终时写了一首诗,“六十年来,空有乱世,东墙打西墙。现在我回来了,还是水。”

看破尘埃者洒脱,不愧为道士。

各位领导,关于济公的故事,你们有什么回忆吗?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不易,请用力赞![罗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