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坚如磐石电影所有演员,《坚如磐石》上映时间

2023-10-30 17:39 作者:岑岑 围观:

文/叶秋臣

我是在节前看的《坚如磐石》首映,至今已经过去一周多了。

其实当时就很想写,但是出于不剧透的原则所以拖到了现在。

结果这篇文章剧透与否基本上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内容就像看了另一版本片子的影评差不多。

首先给个结论,就是该片若没有删改,并全片使用重庆方言来配音,绝对会比目前上映版本更为惊艳。

用“删减”这个词真的太轻了,这部电影和最初的内容被叫做两个故事也不为过。

但不论如何,这已经是妥协之后最好的结果了。

能上映,就很难了。

那些缺失的碎片,只能通过主创团队在现场采访中的零散输出,以及网上宣发透露出来的信息以脑补的形式完成。

真是遗憾。

先简单说说演员。

雷佳音的台词还是带点周秉昆的味道,表演上的电视剧痕迹很重,对比之下综合表现不如《满江红》里的秦桧。

同样电视剧痕迹略重的还有张国立,所以只要到了父子对戏的时候,就有点脱离电影节奏。

从个人视角出发来评价,于和伟全场最佳,其余人中规中矩。

起初看完这部电影,差点以为张艺谋只是挂名的导演,风格完全与他过去的作品不同。

可后来得知很多地方的删改内容,在脑袋里重组了一版自己理解的剧情,似乎又觉得合理了。

虽然大多数人能够看到的版本是影院里播放的公映版,但叶秋臣这篇文章却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写,写一篇未删改版本的影评。

本来标题用了“深度解读”这个表述,但在码字过程中发现能深度写的地方却畏手畏脚不敢写,遂又怯弱地删成了现在的样子。

明明是写观后感,然而却无法完满地呈现自己的想法。

就像车窗只抬起一半,也是遗憾。

1.关于片名

“坚如磐石”表达的是稳固不移的状态,比喻某某事物像石头一样坚固,不可动摇。

但在影片中,究竟“坚如磐石”的东西是什么?

是追查真相的过程中,正义一方的不懈与执着吗?

是掌控一方势力的某些大佬,只手遮天的情况吗?

是官商勾结那种威胁关系,易碎却稳固的状态吗?

还是电影主创团队坚定将作品推入市场的决心呢?

当然,你可以理解为任何一种。

正反两面,都说得通。

现在的环境太敏感了,取一个带正面色彩的中文片名就显得尤其重要。

但影片实际上想要表达的,可以通过唯有少数人才关注的英文片名来看。

说实话,我觉得“Under the Light”更符合一开始创作的预期。

原来那些删改的内容,其实都藏在这些细节里了。

在灯之下。

灯下会黑。

然后我们再回想一下《坚如磐石》的剧情,并结合角色原型的经历来看。

你会发现打击“黑”的人,居然成为了“黑”的保护伞,自己也变身为“黑”本身,这才是真正的“灯下会黑”。

而《坚如磐石》许多的剧情处理,也像设置这个英文片名的小心思一样。

只能疯狂暗示,不敢展开明说。

电影中有个情节安排非常巧妙,是关于周冬雨饰演的李慧琳。

起初苏见明(雷佳音饰演)说她懂唇语,结果最后李慧琳却说自己根本不会。

唇语是可以知道所听对话之外的隐藏内容,对于观众而言即“删改部分”。

加上该片虽然经过了删改,后期做了大量的重新配音工作,但有些嘴型对不上台词的情况依然存在。

如果读懂这些“唇语”,意味着可以距离原版更近一些。

导演似乎很期待观众们可以读懂他隐藏在片中的这些“唇语”。

但无奈的是什么呢?

他似乎早早就知道了答案,因此才有了那句“根本不懂唇语”的台词。

2.关于未删改的故事

虽然上映版本被剪得千疮百孔,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去猜测未删改的故事。

多年来,郑刚(张国立饰演)和黎志田(于和伟饰演)一直在暗中联手,双向晋级。

一边是越做越高位的官,一边是越做越成功的生意。

但他们之间是不存在信任的,所以能够拿捏对方的手段唯有筹码,最起码是那种能够令对方彻底身败名裂的威胁程度才行。

就像郑刚曾和朱丽生下私生子苏见明,随后又灭口干掉情妇这种爆炸式的新闻。

如果这段关系一直没有改变,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以顺风顺水到结局,也不会有《Under the Light》的真正故事。

但人性是贪婪的,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

黎志田从商,已经做到了当地龙头的位置,基本上已经进无可进了。

就像何秀丽(陈冲饰演)所说,士农工商里黎志田终究只是排在末位而已。

然而郑刚却明显是“官上有官”,处于权力地位的中游位置,野心让其想要更进一步。

但更一步谈何容易?

这就是两人在车里那场戏的背后因果。

郑刚需要黎志田用钱为自己铺路升职,再使用高进这种白手套角色将钱洗干净,然后将丰厚的钱礼送往更上层去疏通关系,所以他台词里才提到了“过关”这种字样。

但黎志田也不是一台无条件的提款机,因此必须有一个令其无法拒绝的理由才行。

于是郑刚自导自演了公交车爆炸案,将犯案火苗引到了黎志田身上,如果不继续同流合污配合他,那黎志田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黎志田自然也不是善茬,否则怎么和郑刚这种老狐狸对弈。

每天都睡在酒店里随意抽出门卡的那个房间,接到外卖电话第一时间就警觉到是有人要害他。

即便是如此危险的境地,也没有叫人来帮忙而是自己挥棒解决,因为旁边不知道哪个人能信得过。

误以为女婿背叛了自己,在亲手干掉David(孙艺洲饰演)时,未删减版一共砸了五下,在确认对方气绝的情况下还是继续。

可事实证明David的确是最忠心的那个,可还是S在了他忠心的人手下。

还有个细节,当时创立集团的五人组中,除了黎志田只剩下个唐大年(田雨饰演)了。

其余三人,大概率皆是S于权利的争斗中。

成王败寇。

下手的是谁呢?黎志田?唐大年?

不重要。

对电影中的角色而言,都只是成功路上必要的代价罢了。

唐大年篡位成功了,就是下一个黎志田。

可以继续和郑刚联手,也可以继续和其他的“郑刚”们联手。

这个社会上,永远不缺官商之间的亲密关系。

其实《Under the Light》里的大部分人物,都有狠绝人性的一面。

所以如果某个角色过于正面,或者毫无人性的瑕疵,那一定是做出妥协之后的结果。

像郑刚这种人,我并不相信他会在关键证据面前放过苏见明和杨晓薇。

更符合这个角色人设的安排,就是充分展现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心态。

最后郑刚可以将证据手机销毁,将期间知情人悉数干掉,再踩着黎志田的S体走向更高的位置,继续合作唐大年。

只有这种关系是“坚如磐石”的,而并非是其中的人。

他们可以是很多个“郑刚”和“黎志田”,只不过换了不同的名字演相同的故事而已。

真相,或许只是大黑战胜了小黑。

所有人皆是棋子,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即便那个人是他的妻子、儿子、情人、朋友……都无所谓。

在郑刚的心里,只有他自己。

当年他肯定是爱过朱丽的吧?

为了怕没办法搭乘老丈人的东风,还是改娶他人。

为了怕与黎志田勾结的证据曝光,还是下手S了。

将苏见明接到家里来养,只是为了把私生子的身份合理化成养子而已,反正郑刚心里明镜似的,不论旁人怎么说那都是亲生儿子,叫法根本无所谓。

但儿子没有自己重要。

自己可以有无数个儿子,但自己却只能有一个。

郑刚和杨晓薇(林博洋饰演)之间那种暧昧氛围,类似金屋藏娇的设定,分明就是情人关系。

他俩曾在地铁上有过一段非常独短暂,空白无台词的戏。

应该就是删了一些明确这类关系的对话。

杨晓薇和朱丽样貌相似,郑刚想填补爱情里的遗憾,这样的替身文学梗不难理解。

只是个替身,能有多深感情啊?

该放手时就放手。

大概率杨晓薇的命运也和朱丽差不多,只是字幕软处理了。

叶秋臣最近在看的电视剧《装腔启示录》中,有一句台词用来形容郑刚这种状态真是恰到好处。

人生总有一些快乐,是伴侣难以满足的,尤其是拥有很多的人。拥有的越多,这个世界能让他满足的事情,就越少。

所以贪官总是多情妇,也就不难理解了吧。

从合理角度分析,黎志田的结局应该是被郑刚干掉了,不是上映版本里关进了监牢。

原因是对方知道自己的事情太多了,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灭口。

在这段黑吃黑的故事里,黎志田输掉的原因是他还保留了人性里仅存的那一丝丝善良,全部给了他的女儿。

在《Under the Light》的故事里,只有心狠手辣到极致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黎志田在临S前,还希望干掉他的人能小点声,别吵到自己刚生产的女儿。

对比郑刚不顾儿子安危也要消灭证据的状态,这明显已经属于出局的人了。

黎志田和郑刚比狠,输掉了。

然后他赔上了自己的命。

刘波和刘锋这对刘氏兄弟,应该埋有另一条故事线(张艺谋导演在现场采访时说的)。

但上映版本给减光了,因为他们的身份最好不要展现出过于复杂的人性,所以三方势力纠缠就单薄成双雄对决,还要把关键交集的部分清理干净,故此逻辑链条难免会断裂。

刘波这种身份,如果能伸手帮一帮郑刚,那么自己也能高升一级,还保留住了更高位置的人脉。

郑刚或许都是其次,毕竟官上还有官。

那是一个更大的“郑刚”。

而且刘波这句“要保持对一切的怀疑”的台词,也很值得细品。

如果真是上述的故事,的确不需要陈道明那条线和主角爱情线,也能十分精彩。

也许这只是一个黑与黑的故事,原本的设定里或许根本没有白。

以上,只是单纯个人的脑补和猜测。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电影坚如磐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