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50000跨过鸭绿江:曾泽生和第五十军死守汉江,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3-10-30 07:00 作者:岑岑 围观:
500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在央视热播电视剧《过鸭绿江》中。

志愿军翻山越岭,昼夜飞行70公里,到达三所学校,切断联合国军的退路。

要知道,正常行军一天也就30公里左右。

还有,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面对敌人的飞机、火炮等重火力,志愿军在三棵树里、龙源里誓死奋战,浴血奋战。

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缺乏棉衣棉裤等保暖措施,仍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盖马高原潜伏了一周,终于出其不意地击溃了敌人。

横渡鸭绿江

志愿军不屈的信仰,不屈的意志,不畏生死,坚守使命,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体现。

在最新的剧情,也就是第四次战役中,军长曾泽生和第50军在汉江保卫战中再次展现了种抗美的援朝精神。

第四次战役是李奇微针对志愿军后勤补给只能维持七天的弱点,突然对志愿军发起了攻坚战。

横渡鸭绿江

在第四次战役开始前,李奇微从未抵抗过向南推进的志愿军。

直到志愿军的前进速度减慢或撤退,李奇微才派出一支小部队骚扰志愿军,以便探查虚实并作出反击。

指挥官彭识破了的战术,立即命令志愿军停下来修理。

但是物流供应还是个问题。

横渡鸭绿江

一方面志愿军在韩国没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美军烧毁了沿途所有房屋,派飞机轰炸我军后方补给线。

因此,在李奇微突然发动第四次战役后,志愿军只能转向战略防御战。

但对于没有重火力的志愿军来说,防御战是短板,汉江附近地形极其狭窄,更有利于美军的重火力。

面对美军的重火力,彭司令员采取了“自西向东推进”的攻防战术。

横渡鸭绿江

西线汉江地区设三道防线,由梁兴初的王牌军38军和曾泽生的50军防守。

副司令员邓华带领4个军突袭东线,威胁美军侧翼。

第四次运动有两个关键部分。

一是西线汉江地区的防御;二是东部地区的奇袭。

然而,该情节仅侧重于描述曾泽生和第50军在西线汉江地区的防御战。

可能是因为东线志愿军没有攻占地坪里,梁兴初的38军在前面已经详细描述过了,所以在剧情中省略了这两个部分。

另一方面,曾泽生和50军在汉江保卫战中所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

横渡鸭绿江

50军虽然是国民党起义部队,作为预备队在朝鲜作战,但在第三次战斗中消灭了敌人一个坦克营。

因此,彭司令员决定让王牌军的第50军和第38军共同担负起保卫汉江的重任。

五十军可以表现的地方很多,剧情对五十军刻画的非常细致。

横渡鸭绿江

首先,面对敌人强大的重火力,50军可以从战争中吸取教训,采取“先轻后重,先猛后轻”的作战模式。

其次,50军原名国民党60军,非常适合切入“忠君爱国”的话题。

例如,当50支军队即将全军覆没时,军队的指挥官曾泽生仍然明确表示,他决心不撤退。

不仅指挥官曾泽生有这个决心,而且是最年轻的士兵。

横渡鸭绿江

在久攻不下汉水后,李奇微用扩音器在50军的家乡演奏了一支滇小调,还散布了蒋介石要优待曾泽生和50军的谎言。

一个叫田的士兵听不到,于是也用大喇叭喊把美帝给还回来。

田说他是农民,被国民党征召入伍。然而,共产党掌权后,每个人都得到了土地。如果国民党卷土重来,他绝不允许。

他还讽刺美帝飞机轰炸朝鲜人民的村庄,他是和平、正义和正义的老师。

最后,他更坚定地说:“只要五十军还在,你就过不了这条河。”。

横渡鸭绿江

第四次战役,志愿军虽处于被动地位,但38军和50军拼死一战,配合彭司令员“自西向东推进”的战术。

美帝在这场战役中也没占多少便宜。志愿军虽然最终放弃了首尔,但还是把美帝挡在了三八线之外,导致长期对峙。

在第四次竞选中,剧情中出现的曾泽生和第50家族是最大的亮点。

他们不畏生死,坚守使命,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正如曾泽生先生所说,

“人在位置上。这就是我们军队的精神。保卫国家抵御外敌是军人的天职。即使人毕封号,50军精神永存。”

最后,应该大力提倡像《过鸭绿江》这样的纪实电视剧。

既弥补了我们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又提高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文中图片均来自剧中截图。如有侵权,必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