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看一下家庭剧,家庭剧 知乎

2023-10-29 00:22 作者:岑岑 围观:

7月爆火的国剧《除了三十以外别无他》,不仅在流量上呈现碾压之势,也为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追剧方式——5G追剧。

顾名思义,5G追剧是一种存在于互联网高速时代的追剧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微博搜索剧。

《一无所有不过三十》之后,由七、宋、张新成主演的家庭剧《以家庭的名义》接过了5G剧的重担。

播出仅一周,豆瓣评分8.6(截至发稿时为8.3),热搜独霸荧屏。

开播之初,该剧除了在演员中掀起一波好感外,在剧情上也确实有几分精品家庭剧的味道。

《以家族的名义》主要讲述了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如何打破“血浓于水”的定律,共同应对《原生家庭》中的危机。

吸引人或有创意的是,它重新定义了亲属关系,即“家庭成员不是由血缘决定的。”

这种类似于《贼家》的紧张的人物设定确实很吸引人。

但《以家庭的名义》真的能定义一部新的国产家庭剧吗?在我看来,很难!

说实话,剧的开场真的很好,三个主角都有说不出的出身之痛。

小姐姐李健健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缺乏母爱。

大哥凌霄,小时候目睹了姐姐的死亡,留下了童年的阴影。再加上他爸妈整天吵架,***离家出走,“没人爱”造成的被冷落的形象屹立不倒。

二哥何,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后又被唯一的亲人抛弃,形成了谄媚的性格。

这三个孩子,加上要当爸爸的李爸爸和凌爸爸,五个人错综复杂的关系,错位的亲情,哪怕只是“一家人”相处、源远流长的小日子,也足够好了。

但是作者就是不知道。

好景不长,剧情的发展开始“突然转变画风”。

三人从日常的兄妹情到青春偶像剧的戏剧性转变。大哥和小妹之间的斗嘴、摸头、捏脸、牵手,并不是“兄妹”,显然是披着亲情的外衣在相爱。

就这两个人的故事,重新剪辑可以直接套用到《致我们甜蜜的小爱》。

两人时隔九年重逢的互动,再加上预告中展现的“哥哥一开始是我男朋友,后来成了我老公”的剧情走向,是其爱情剧的里子。

至此,“以家庭的名义”终于变成了以家庭的名义谈恋爱。又一部家庭剧死了。

为什么国产家庭剧容易陷入误区?先说家庭剧,国家剧的一种类型。

家庭剧一直是国产电视剧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从90年代引起《万人空 lane》开播后的繁荣的欲望,到21世纪陪伴90年代童年的家有儿女,再到狗血方式引领一波回家的诱惑,电视剧的超多元化时期,家庭剧从未缺席。

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近30年来,家庭剧一直在努力发展和转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爆款家庭剧大多以“情景喜剧”为主,比如《我爱我家》,甚至直到21世纪初,情景喜剧仍是家庭剧的重头戏。

家里有孩子,有马大姐,有东北人家等。这些剧虽然是情景喜剧的外壳,但讲的是一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的关于父母的小故事。

比如《有孩子的家庭》就包含了大部分重组家庭都会遇到的规模问题。今天我们在看《家有儿女》的时候,依然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找到答案。

同样在21世纪初,国产家庭剧已经开始尝试情景喜剧之外的内容。

现阶段虽然是尝试,但也有不少精品。

比如2000年播出的超级接地气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豆瓣评分高达8.5。

全剧20集只讲述了张大民从单身到结婚的故事,但剧中发生的故事就像发生在他身边一样真实。

这部剧也被网友称为“20年后的经典”家庭剧。

00年代后半期,是家庭剧的黄金时代。

2006年,家有九凤,2007年,金婚,2009年,桂王和安娜,我的蜗居,我媳妇的美好时光,2011年,家,N力。

在这个阶段,家庭剧开始从日常的家长里短,转向能引起观众共鸣、引起讨论的话题,比如聚焦买房难的《蜗居》,聚焦婆媳关系的《媳妇的美好时光》。

这种操作也很实用。即使是现在,家庭剧也喜欢引入这些话题。

比如2019年,小欢喜重点关注了三个家庭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一切都好》表面上侧重于孝道文化,但实际上,它也抨击了许多社会问题,重男轻女,渴望老人和家庭的起源。

也就是说,但是任何接地气、联系现实的话题剧,都更能戳中观众的心。播出后,《小欢喜》豆瓣8.4的高分让我们意识到:

不打扰是国产家庭剧的保障。善良不是比打架更好吗?

事实上,从00年代到10年代,家庭剧出现了不一样的“爆炸”。

受外国剧的影响,话剧《回家的诱惑》的翻拍掀起了家庭伦理剧的热潮。

仅2011年就出现了夏家三女,爱情的真善美,还有13年的狗血代表作《辉煌人生》,从13年开始拍摄16年的《因为爱》系列。

虽然剧情基本相似,非常血腥,但这种狗血刺激的伦理剧,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好在经过这些不凡的伦理剧,家庭伦理剧体会到了“狗血不等于精彩”的真谛,将家庭剧的伦理部分付诸实践。

于是有了君子,有了小丈夫,有了前半生,有了小分居,有了玉碎般的婚姻。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家庭剧一直在探索,虽然精品不多,但隔几年还是能出精品的。

可惜这些名著的故事背景很少落在当下,比如豆瓣评分9.5的《父母之爱》,还有《以家庭的名义》的新尝试,治愈系。

《以家庭的名义》的初衷是很好的。与其总关注时代变迁、家庭变迁的宏大表现,不如从小事做起,温暖人心,或许更能打动人心。

其实2020年国产家庭剧走治愈线的意图也很明显。以玄幻旅行开始的《我不想和你做朋友》,是典型的治愈型家庭剧之一。

而且它前期的核心一直围绕着家庭之间的和解,很可惜故事在落入俗套后最后还是崩塌了。

当家庭剧变偶像剧,这是国内家庭剧的根本原因。

看来国产家庭剧想走治愈系是真的,但重点是找准内核,用对力度。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得更加努力工作。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孟

本文为青石片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