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三集,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

2023-10-28 00:50 作者:岑岑 围观:

第1集的“国库没银子”开始,引出改稻为桑,通过发展贸易来开源。

杨金水谈成了丝绸生意,生产丝绸需要生丝,便要掠之于民。借着改稻为桑,下面的官员想借着机会发财,联合着大商人沈一石逼着百姓低价卖田,从“纵马踏苗”到“毁堤淹田”,再到“通倭大案”,情节愈演愈烈,朝堂势力在淳安拼sha,为了不激起民变,胡宗宪帮着海瑞安抚住了灾民,却也让“改稻为桑”难以执行。

掠之于民不成,打仗没银子,便只能掠之于商。嘉靖下令查抄了沈一石,却发现沈一石也没钱,无法补国库的窟窿。

掠之于商不成,便只能掠之于官,嘉靖看到了沈一石的账册,在浙江掀起了贪腐大案。

从第18集到第30集,都围绕着浙江的贪腐大案,海瑞前后三次审郑泌昌、何茂才,每审一次,朝局都产生了变化。朝局三个派系互为制衡,嘉靖已经有了“倒严”的心思,在第一次审理后,嘉靖给清流派递了把刀,让赵贞吉、海瑞、王用汲去审郑泌昌、何茂才。嘉靖也投鼠忌器,一则怕伤了宫里和自己的名声,二则怕干扰了胡宗宪剿倭。清流和严党的政治目的却没有那么纠结,一为攻,一为守。

同一派系的大人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每个派系的政治目标和个人的政治目的并不统一。

陈洪的野心在22集已经昭然若揭,他希望浙江大案牵涉到宫里,借此扳倒吕芳。

胡宗宪陷入了两难,他是媳妇,忠义两难,要顾全大局,却也想成全自己和严嵩的师生之谊。

赵贞吉的心里,“倒严”仅仅是他的政治跳板,借机上位、进入内阁,才是他的政治目标。

第一次审理,何茂才的供词供出了毁堤淹田和织造局有关,杨金水在暗房听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直接疯了。赵贞吉想借机试探宫里的意思,也没有阻止海瑞,表面上不同意他审,暗地里却任由海瑞提审郑何。供词和杨金水疯了的消息到了宫里,胡宗宪和倭寇的战争也进入了白热化,嘉靖下了决断,为了给胡宗宪供军粮,宫里也不能护短。圣旨下到了浙江,不同的人却看出了不同的内容。海瑞看到了圣明的君父,赵贞吉却陷入了焦虑。

第23集便是围绕着二审郑、何展开,清流派的四人各怀心思,这审理自然并不那么顺利。

赵贞吉的焦虑

再来回顾下嘉靖的圣旨,除去说自己多简朴以外,有三个关键点:

a. 旨意是下給杨金水的,而不是赵贞吉,这意味着嘉靖要管宫里的事情,浙江官场的事情,

他没有明确的指示

b. 杨金水要押解送京,宫里的事情要宫里审

c. 人事安排上先让赵贞吉领杨金水的缺,管理织造局;又升了谭纶的职,会同审案。表面上看是给清流一个倒严的机会,但也是对清流的牵制。可以审案搞严党的人,但是严党办的事情,你们也不能耽误。剿灭倭寇的钱,也要你们给筹出来。

▼赵贞吉读懂了这三个关键点,即使嘉靖在圣旨里表现地痛心疾首,他作为主审官,调子却定的很低。

▲赵贞吉的话也有三个关键点:“哪些查不出来”、“止于不可不止”、谭纶领办。后面他也细细解释了自己的原因,但此时的谭纶、海瑞、王用汲却很不能理解。嘉靖都发话了,倒严的机会近在眼前,赵贞吉却退了。

▼谭、海、王看赵贞吉的眼神都不对了。

▼谭纶觉得赵贞吉是要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他,果断拒绝。

▲赵贞吉却不接受他的拒绝~这事他也不是想甩锅,谭纶倒是误会了。

▼谭纶还想开口,赵贞吉却没有给他机会,直接宣了郑泌昌何茂才。

▼郑大人和何大人明显待遇比之前差了很多,带上了枷锁,也没有座位。

▲意外发现郑大人要比何大人高一点,不符合我的固有印象啊~以及竟然选的衙役要比这俩矮一点,这还是没有咱们天朝厉害嘛。

▼嘉靖既然发话定了“群蠹”的性,赵贞吉对郑、何便不怎么客气,直接让他们跪下。

▲两人都被衙役推着跪下。带何大人上堂的差役推地好用力,估计以前没少被欺负hahaha

▼郑泌昌平常唯唯诺诺,何茂才嚣张跋扈,到了危难之时,两人竟然反了过来。

▲两人春风得意之时,视法律法规如无物,临到危难之时,却要靠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其实这有个小细节也很有意思,何茂才扶郑泌昌起来时,眼光正好看到了谭纶。谭纶穿的正是按察使的官服,这正是顶了何茂才的缺。谭纶一月前比他官差三级,此时却穿着他的官服坐在他的位置上,而自己已沦为了阶下囚,朝不保夕,何大人心中震动可想而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所有出仕之人的梦想,只是反过来看,一日登天的机遇也意味着一朝失势的风险。思危思退思变,吕公公诚不欺我。

▼郑大人问的本也不错,赵大人却把问题抛给了谭纶。

▲谭纶同学作为裕王倚重的“国士”,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至少这记性是一等一的好,嘉靖的圣旨马上就会背了,完全不需要学习强国嘛。

▼郑泌昌和何茂才作为官场老油子,深刻地明白只有搬出宫里他们才有一线生机,便说要和杨金水对质。

▲先是被赵贞吉cue,不得不上场,谭纶此时又把皮球踢回去,逼着赵贞吉表态。

▼事关宫里,赵贞吉也不表态,又把皮球踢给了锦衣卫。

▼锦衣卫见惯了大世面,当然是......假装没听见...

▼锦衣卫不搭腔,赵贞吉无法,尬尬地让人把杨金水带上来

▲抬上来的便是已经疯了的杨金水,此时的杨金水,早没有那个长袖善舞大太监的样子了。布衣木簪,头发乱了也花白了,一看老了快二十岁。

▼郑泌昌没有想到杨金水也倒了,织造局查不下去,只能查他们了,一时竟然笑了出来。

▼被杨金水的事情一激,郑泌昌倒激发起了一阵豪气。

▲这话就含着威胁的意思了,郑大人还是聪明,这个时候赵贞吉他们一定投鼠忌器,作为老鼠,他们一定要紧紧地抱住那个器。

▼赵贞吉听他这么说,脸色都不对了

▲这一集对赵贞吉刻画的很有意思。作为心学大师,大明朝第一稳重谨慎的徐大人的弟子,赵大人其实并不那么沉稳,相反,他独断、情绪波动也大。这么一番话,已经把他气得咬牙。赵大人这段可是真咬牙切齿了~

▼何茂才本也是个硬汉,被郑泌昌这一番话也激起了一番豪气。

▼hahahha,这段拍的谜之搞笑。何大人是要表扬郑大人的,还先来了一句“我是一直都看不起你”。郑大人的表情展现了什么叫“槽多无口”,这个时候你还先埋汰我一句是个什么鬼。

▲前面说过,郑大人是罗龙文举荐的,何大人是冒青烟举荐的。虽然罗龙文和冒青烟都是小阁老的左膀右臂,但政治资源是有限的,自然也存在竞争。罗龙文性格更圆滑斯文些,在通政司这样的协调部门,冒青烟性格更硬一些,所以在盐务司这样的业务部门。整体来讲,罗龙文可能更受倚重些,毕竟是严嵩也赞过的人,所以能为郑泌昌薅到浙江布政使,比何茂才更高一些。当然,他们也可能单纯是靠胖瘦划分派系的......胖瘦不兼容嘛

▼何大人也一副豁出去的表情,表示自己什么都敢说。

▼他们这套对赵贞吉有用,对海瑞却没用。海瑞马上就开始了贪墨、毁堤淹田、通倭三连问,刀刀见血。

▼郑大人本来还犟了两句,海瑞完全不理,他便转向赵大人。

▼赵大人本来就很焦虑,在他眼里,海瑞完全就不顾大局,见他一副要一问到底的神情,马上来了一句。

▲这大奸大恶,说的是郑泌昌何茂才呢?还是海瑞呢?

▼赵贞吉见这样审恐怕会牵出宫里,马上做了部署。

▲郑泌昌由谭纶审,何茂才由海瑞王用汲审,两边分别都派了锦衣卫,上达天听。赵贞吉也定了调子,审讯可以,但是不能累及嘉靖。大明律法第一条第二款没有找到很合适的原文啊,有懂的朋友可以帮忙解释下~~

2. 赵贞吉说谭纶

▼赵贞吉部署完了就进了内厅,暗示谭纶也跟过来。一进内厅就开始发飙。

▲谭纶不懂,他现在对赵贞吉的态度也极为不解。倒严这么个好机会,赵贞吉不抓住,还遮掩着不肯问。

▼赵贞吉便开始剖析如今的局势。

▲赵贞吉分析地很有道理,前面已经提过,此处不表。赵贞吉自己有私心,但大的政治目标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倒严、同时不能失去圣心。只是对他来讲,讨好嘉靖上位的目标是排在倒严前面的,这是他和谭纶、张居正、高拱最不一样的地方。

谭纶和其他三位不同,他和裕王的感情最深,裕王上位,他自然有康庄大道,甚至不需要跟其他人相争。

张居正、高拱在朝堂,也曾入阁,斗倒了严嵩和严世蕃,内阁的位置自然是他们的。

但赵贞吉不一样,他在地方上,最重要的政治资源就是老师徐阶。高拱年长资历深,张居正和裕王的关系也不是他能比的,赵贞吉是越不过他们两个,要想入阁,是需要在地方上做出实绩,让嘉靖另眼相待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浙江这件事情上要更加的谨慎,几番试探。就像胡宗宪说的,这件事办好了,他就能入阁。

其实这有个很谜的地方,谭纶作为裕王府的詹事,对嘉靖和朝局的判断应该是最清晰的,但此处仿佛智商降级了,还需要长期在地方上的赵贞吉来教┓( ´∀` )┏

▼话说到这个程度,谭纶再傻也明白了。

▼见谭纶明白了,赵贞吉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赵贞吉的办法就三条:1. 审郑、何的时候要注意,要审出严嵩严世蕃,但绝对不要提和宫里有关系,如果审出和宫里有关系,就没有卵用;2. 要保胡宗宪,为势也为情;3. 改稻为桑要搞下去,倒了严还要帮嘉靖弄到银子。私以为赵贞吉和徐阶、胡宗宪的差距就在第3条上,第1、2条上,我相信少湖和汝贞都会做,但第3条,徐阶和胡宗宪是不会做的,至少电视剧里面的徐阶不会。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并不是君子“会做什么”,而是君子“不会做什么”。

▼赵贞吉如此掏心挖肺,谭纶是感动的。

▼见谭纶被说服了,赵贞吉也说出自己此番的另外一个目的。

▲赵贞吉便是让谭纶说服海瑞,按他说的第1条去审何茂才,适可而止,不要牵涉宫里。

▼谭纶哪有不同意的,便去找了海刚峰。

3. 谭纶一说海刚峰

▼谭纶来到了海刚峰和王用汲的住处,把赵贞吉的话又说了一遍。

▲好像类似的话后来谭纶还说了一遍,先肯定海瑞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然后让海瑞别继续了。

▼话说谭纶这个表情真是....什么场合都在用。

▼海瑞对谭纶说的话却不以为然。

▼眼看海瑞要怼了,王用汲赶紧出来打圆场。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谋国”和“正道而行”会有冲突呢?是不是正好说明了谋国就不是正道呢。

▼讲理讲不过,谭纶又动之以情。

▲海瑞也不愿意就这个事情和谭纶吵,便先搁置了。

4. 谭纶审郑泌昌

▼从海瑞那出来以后,谭纶便会同两位锦衣卫去审郑泌昌。郑泌昌显然是不太配合的,事事都往宫里面扯。

▼郑泌昌大概什么都往宫里扯,记录的书记员都不敢记录了。

▲朱七对攀扯宫里的话也很不满,也要求停下重审。

▼郑泌昌知道,他不往宫里扯,下场会更惨,便也不松口。

▼正在这时,旁边审何茂才的房间却响起了惨叫。大难临头,郑泌昌却越发的淡定起来,倒是向谭纶传授起自己的为官经验来。

▲这种“换上谁来都会这样”真是麻痹自己最好的办法,大家都这样做,不证明是对的。

▼郑泌昌这样说谭纶,谭纶自然生气,谭大人的表情都变得锋利起来了。

▼郑大人借着谭大人的话头,贡献了他在本剧最经典的“衣冠qingshou”说。

▲按照后文里面海瑞说“五两银子能养活五口之家一年”来看,一两银子大概是一个人一年的基本生活费。以目前的浙江省最低生活标准来看,一个人一年的低保水平是744元/月(一年8928元),鉴于浙江省是比较富裕的省,对半折一下,大概是4464元/年。所以一两银子换算来看应该是4464元,那大学士一年的薪酬是70万,郑泌昌这样的薪酬大概是45万+。如果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已经比天朝同等gwy收入好了,再加上还有免税之类的优厚政策,算是相当不错了。

不过这种收入和他掌握的资源是不对等的,比如沈一石随手打点就是1万两的银票(4000万哦),还有一个戏班子值20万两(9个亿),还有同样值9个亿(✧◡✧)的芸娘!话说这9个亿和某女星罚款的9个亿正好对应,证明这个度量单位还是比较合理的。(这条有争议,评论里面的同学有科普不一样的度量,这个计算方法以当前最低生活标准和明朝的时候比较,由于生产力、物价水平都不一样,不是非常考据~)

so....郑大人在这种环境下当然是觉得自己赚的太少了,完全不能cover自己的开支。可见高薪养廉就是个伪命题,当一个人掌握了足够多的资源,给他多少明面的薪酬都阻止不了他的贪欲之心。就算给郑大人1000两(400万)一年,他还是会贪腐,因为他掌握的是以亿计的资源。

▼这一屋子的人都被郑泌昌的“衣冠qingshou”概括了,朱七第一个就怒了,泼了郑泌昌一脸的茶水。

▼郑泌昌被泼了还是淡定,又把朱七怼了回去。

▼朱七这次不是泼茶了,而是直接砸杯子。

▲朱七见过世面,郑泌昌已经铁了心往宫里扯了,来软的没用,就来硬的。当然....锦衣卫好像也不怎么需要来软的....

▼锦衣卫来了硬的,谭纶却也要关心下郑泌昌的si活。

▲郑泌昌是没法审下去的,他的供词基本是把所有的事情往宫里扯,不是谭纶也不是锦衣卫想要的结果,这个供词基本没有用,只能寄希望于何茂才的供词。

5. 海瑞审何茂才

海瑞和王用汲在旁边的屋子审何茂才,何茂才和郑泌昌一样,什么都往宫里扯。海瑞已经和何茂才交锋了三次,次次都不落下风,对付何茂才海瑞还是很有一套的。

▼只是何茂才明显说话更加外露,锦衣卫就直接上手了。

▲何茂才掌一省刑名,不知道滥用了多少私刑。现在栽在锦衣卫手上,也算一报还一报了吧。

▼海瑞却看不惯锦衣卫这样严刑逼供。

▼锦衣卫当然也不把七品的海瑞看在眼里,恍若未闻。

▼海瑞见说了没用,拍了惊堂木又提高了音调,锦衣卫才没法假装听不见。

▲直到王用汲提到了“圣旨”,锦衣卫才对视了一眼,放了何茂才。

▼何茂才被放开,还是坚称自己说的是实话。

▼海怼怼对付何茂才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何茂才一心要往宫里扯,便开始刨根问底。

▲何茂才为了证明自己是为皇上干的,表明自己的消息来源是织造局和内阁。

▼涉及关键信息,海瑞要求书记员记录在案。

▼这话明显牵涉到宫里,锦衣卫不允许记录。

▼一脸懵圈的书记员不知道怎么办。

▼海瑞知道书记员难办,为了不被锦衣卫干扰,让书记员出去,自己记录。

▼锦衣卫虽然有权力,但海瑞是圣旨钦点的办案官员,锦衣卫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如果在他们在场的情况下让这些和宫里有关的事情记录下来,他们也无法对上头交代,便只能离开现场。

▼锦衣卫走了,王润莲却把笔接过来,要求记录。

▲王润莲准确地知道怎么说服海瑞。虽然说是为了程序上正义,但也是为了不让海瑞自己一个人担这个担子。

▼两位大人对视了片刻(✧◡✧)海瑞把笔交给了润莲。

▲其实王润莲在三审郑何,在立场上是有一个转变的。第一次他是想阻拦海瑞,第二次便坚决地站在海瑞身边,而第三次,即使海瑞怕牵连他,他也和海瑞硬抗了。

▼王润莲记录,海瑞继续问案。何茂才把毁堤淹田的主意栽到了杨金水头上。

▲总之杨公公疯了,他怎么说也没有人能跟他对质。

▼贤者润莲也听不下去了┓( ´∀` )┏

▼何萌萌表示“不关我事不关我事,他自己疯哒”

▼海瑞又一次指出了何茂才说法中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何茂才继续往上扯,能让他敢绕过胡宗宪的自然是拥有比胡宗宪更大权势的人。

▲何茂才语焉不详的说“上面”。这就是何茂才和郑泌昌的策略,他们是不能够直接把所有事都说皇上让干的,因为实际上有些事情确实是内阁让干的,有些事情是宫里让干的,但也从来不会有直接的圣旨下来。所以他们的策略就是都把事情推到织造局上,用“上面”来指代皇上,赌地就是主审的官员投鼠忌器,怕牵涉到皇上。郑泌昌用这套策略比较成功,但何茂才对着的是海瑞,海瑞和赵贞吉、谭纶心思不同,完全没有投鼠忌器的顾虑。

▼海瑞对待何茂才,一直是用这种硬邦邦的刨根问底法,非要何茂才把这个“上面”说清楚。

▲何茂才当然也不敢说“上面”就是嘉靖....

▼何茂才不说,海瑞就替他说。

▲海瑞当然是不相信嘉靖干了这事,他目前还对君父抱有幻想。何茂才不是要往宫里扯吗,那就扯的再明白点,5W1H都说清楚。

▼海瑞说明白了,何茂才却着急了。这事要是这样报上去,他就攀诬皇上坐实了,还有神马活路。

▼海瑞就是要让他着急,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又问了一遍。

▼王用汲又助攻了一把。

▲画了押就坐实了攀诬嘉靖了,这可是灭十族的大明朝,何茂才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一崩溃,何茂才就说出了真话。

▲ε=(´ο`*)))唉,怀念下长袖善舞又风流倜傥的杨公公。

▼海瑞等的就是这一刻,又接连问了胡宗宪和郑泌昌在里面扮演的角色。

海瑞审出了毁堤淹田的真相,拿到了何茂才的供词。

6. 赵贞吉和乌鸦

赵贞吉期待的证词需要满足三点要素:

证词不能扯上嘉靖贪墨、毁堤淹田、通倭这几件事情能够和严嵩严世蕃有关。不能牵扯上胡宗宪

这3条同时满足的时候才能让他上位。

▼郑泌昌的供词先呈到了赵贞吉面前,1、2条都不符合,当然不能呈上去。

▲赵贞吉为了摘清自己,事事都喜欢问锦衣卫的意见。

▼朱七当然仍然保持了沉默。

▼谭纶见锦衣卫不说话,又接了过来。

▼郑泌昌的证词用不了,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何茂才。

▲正在这时,审何茂才中途离开的锦衣卫回来了,赵贞吉请了两位锦衣卫上来,问了下情况。

两位锦衣卫说了他们离开前的情况,赵贞吉感觉很不妙。他让谭纶去劝海刚峰,貌似并没有效果,海瑞还是不顾大局在硬刚。

▼已至傍晚,外面的乌鸦开始叫了,赵贞吉很是心烦,叫人把乌鸦窝给拆了。

▲乌鸦这个剧情很微妙,算是刻画出了赵贞吉性格中和他老师完全不同的一面。

▼现在郑泌昌那边没指望了,赵贞吉还靠着何茂才的证词来倒严上位。事态紧急,海瑞不听话,锦衣卫又不发话,赵贞吉心里焦虑,就遣了谭纶去找海瑞。

▲谭纶领命去了,锦衣卫也告辞了。

▼赵贞吉走在园中散心,正看到了下人在弄乌鸦。

▼赵贞吉本就是迁怒,此时已平静下来,便让下面的人不要拆了。

▼下人不知道是赵贞吉,怼了回去。

▼海瑞 和王用汲刚审完了何茂才,呈上了口供。赵贞吉也顾不上乌鸦,飞快去了大堂。

▼下人此时才发现原来是赵贞吉,赶紧又按照赵贞吉的要求不要拆了。

▼拿到了何茂才的供词,竟然大部分都符合他的预期。何茂才的供词里总结有三点:1. 毁堤淹田是小阁老策划的;2. 司礼监知道这个事情;3. 胡宗宪没参与也不知情。这份供词的1、3点都完美契合了赵贞吉的需求,但第2点却不契合。谭纶意识到这是倒严的有力证据,马上说可以呈交朝廷。

▲锦衣卫只关注是否和皇上有牵扯,表示这些话不能原样送上去。

▼赵贞吉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又一次问了锦衣卫的意思。

▼锦衣卫的意思当然是删除,话音还没落,海瑞就站起来了。

▲海怼怼再次使用了大明律+“戴高帽”大招。改供词=欺君。

▼赵贞吉再次演示了“咬牙切齿”,明明只要删去那些话就能够“倒严”,海瑞却活生生搅和了。

▼谭纶心里也觉得自己昨天白劝了。

▼恨归恨,赵贞吉身为主审官,却不得不提供说的过去的理由。又一次把海瑞这个问题甩给了谭纶。

▼海瑞当然不吃这一套。

▲海瑞讲的没错,要是真有决心,就换人审,把织造局相关的供词都删掉。但又有谁敢担这个责任了,赵贞吉在往后缩,供词上他不会署名。

▼朱七发话了,拿内阁、司礼监、皇上一起来压海瑞。

▲当然海瑞还是怎么说都有道理。说白了,大家都知道嘉靖在忌讳什么,但没有人敢说嘉靖在忌讳什么。

▼看到海瑞还是这么硬刚,赵贞吉知道和他们讨论不会有结果,就把海瑞和王用汲打发走了。

▼留下了谭纶和锦衣卫,赵贞吉首先表了态。

▲他的态度很清晰,毁堤淹田的事情都是严党的锅,绝对不能牵涉皇上。又一次派遣了谭纶去做说客。

▼谭纶答应了去,但他也难以保证结果。

▼不管效果如何,他给锦衣卫的态度已经很清晰了,虽然要倒严,但一定不能牵涉到皇上。表完态,赵贞吉又双叕问了朱七的意见。

▼朱七终于没有再一次沉默,表示很满意。

▼一天的事务总算告一段落,赵贞吉却去收拾乌鸦巢。

▼赵贞吉不是要拆,而是要拣。

乌鸦这个剧情很值得玩味。最先知道赵贞吉是徐阶的弟子,以为他一定很稳。赵贞吉的外表看着也比大胡子的张太岳要稳重。但从这件事情来看,赵贞吉的情绪波动很大,内心有非常强烈的喜恶,而且很善于反复。所以后面他在治安疏的事情上,会被海瑞坑,也会冲上去给嘉靖解释,他没有徐阶能忍。其次就是他对下属的要求是绝对的执行力,不过几个时辰,关于乌鸦的处置变了又变,下面的人却能够马上执行,不分对错。海瑞简直完美成为他最讨厌的下属类型。

7. 谭纶二说海刚峰

▼谭纶去找了海瑞,估计海瑞埋汰赵贞吉“没有郑泌昌的郑泌昌那一套”。谭纶却忍不住为赵贞吉说话。

▲谭纶先是给赵贞吉开脱,实际上书里也有稍微描写赵贞吉的心路历程,正是因为经历了二十年前的政潮,所以赵贞吉对于嘉靖的手段很了解;其次谭纶又把所有的问题归咎于严党头上,让海刚峰以“倒严”为要,只要“倒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也是电视剧又一次提出了这个核心问题,下至老百姓,上到按察使,所有的人都觉得:皇上是好的,这么糟烂的世道是因为有一两个奸臣,没有了这个奸臣,世道就会好的。其实在公司里,也很容易有这种声音:大老板还是很好很有能力的,只是我们部门经理/组长/HR是SB。很多“政”的问题就被简单归纳为“人”的问题。

▼王用汲也被说动了。

▼海瑞也开始剖白自己。

至于海瑞接下来如何剖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