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神探狄仁杰 配角,神探狄仁杰换人了

2023-10-27 22:40 作者:岑岑 围观:

《神探狄仁杰》系列可以称得上是国产悬疑剧的扛鼎之作,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三位主创人员,编剧兼导演钱雁秋,主演梁冠华和张子健的搭档是继张国立、王刚和张铁林之后的又一“铁三角”。

《神探狄仁杰》系列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和收视,铁三角之后又合作了“燕双鹰”系列,三人搭档多年,共同创造了多部经典。

为何后来《神探狄仁杰》系列不继续拍了,铁三角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散伙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钱雁秋和张子健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的同班同学,他们班还有张嘉译。

钱雁秋和张子健因为都喜好相声而交好,在校期间他们就合作演出多场相声,也共同出演了电视剧《青春无季》。

两人关系很铁,感情好到可以穿同一条裤子。

毕业之后,张子健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不久就接拍了《白眉大侠》,在剧中他饰演男三号紫面金刚王顺,虽然是大反派,但是却成为剧中人气最高的角色。

次年,他出演武侠剧《甘十九妹》,在剧中饰演岳阳门记室弟子,武林七修老三尹雁翎之子尹剑平,这部剧是当年实打实的爆剧,是很多人的集体回忆,张子健一炮而红。

张子健的事业属于高开低走的类型,两部热播剧走红后,后面的剧反响平平,也就慢慢沉寂了下来,不过外形好也有名气,不愁没戏拍就是了。

另一边的老同学钱雁秋的演员之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因为外形受限,跑了几年的龙套后,转行干起了编剧和导演。

钱雁秋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钱雨润与钱钟书算是同宗同支,担任过驻联合国的首席记者,母亲是人艺演员团的队长,他从小就热爱读书,最爱看编年体的通史。

1998年,钱雁秋自编自导电视剧《挚爱》,他找来了好哥们张子健担任主演,这是毕业之后两人首次合作。

这一时期的钱雁秋展现了他编剧的功底,不论是改编原著作品,还是自己写的剧本,都很优秀。

1999年他担任《封锯之后》的编剧,该剧获得当年的飞天奖。

颠覆原著的《西游记后传》剧本也是这个时期写的,尽管当时观众骂声一片,但是架不住它好看,多年之后撇去主演拉胯的演技和鬼畜特效,这部剧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改编经典。

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钱雁秋的才华和脑洞。

千禧年后,钱雁秋自编自导《英雄》,主演还是老同学张子健,他在剧中饰演身负血海深仇的青年燕双鹰,这部剧是“燕双鹰”系列的开山之作,也奠定了整个系列剧故事的基调。

豆瓣评分高达8.9分,是“燕双鹰”系列评分最高的一部,这也足以说明钱雁秋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能力都是很优秀的。

正是因为《英雄》的成功让制片人张文玲注意到了钱雁秋。

张文玲是太原电视台的第一批建台创业者,当时太原电视台翻拍了1986版的狄仁杰短剧,把狄仁杰设定为一个神探,反响很好,所以她就计划着拍这个类型的剧。

她找到钱雁秋把想法跟他说了,两人一拍即合,达成合作。

2003年,钱雁秋开始写《神探狄仁杰》的剧本。

在选角时,他与张文玲出现了分歧,张文玲认为应该选长相帅气的演员来演狄仁杰,钱雁秋坚决不同意。

他更看重演员和角色的契合度,同时演技一定要足够好。

于是他找来人艺话剧演员梁冠华饰演狄仁杰,甚至还“威胁”张文玲,如果不是梁冠华来演,他就不拍。

张文玲只能妥协。

李元芳则是张子健来饰演,其实张子健看剧本时是不太愿意演一个一直在主角身边的配角的,之前在钱雁秋的剧里,他都是演主角。

不过两人这么多年的交情,他最终还是被钱雁秋说服了。

事实证明,钱雁秋确实没有选错人,两位主演表现得都很出色,“铁三角”的组合正式成立。

开机时碰上非典,在隔离期间,钱雁秋就一直给演员讲戏,把唐朝的历史、武则天和狄仁杰的传记都讲了一遍,就连李元芳应该怎么打架都说了一通。

摄制组和演员的准备都很充分,拍出来的效果也很好,播出之后收视和口碑双收。

整部剧的氛围诡谲难测,剧情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悬念陡生,扣人心弦,演员演技精湛,第一和第二部称得上是“神作”,碾压现在的悬疑剧。

到了第三部时,剧本的质量明显不如前两部,出现了剧情拖沓,内容重复的情节,但是整体而言质量还是很不错。

与此同时,钱雁秋和张文玲出现了矛盾。

在筹划拍第四部时,制片人张文玲认为应该加入感情的元素,以扩大收视群体,提高收视率,但是钱雁秋不同意,他只想做硬核探案。

《神探》几乎没有感情戏,李元芳和如燕的感情戏也是点到为止,重点围绕在案件本身。

张文玲和钱雁秋几轮谈判之后,依然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最终分道扬镳,两边各拍各的。

钱雁秋掌握演员原班底创作了《神探狄仁杰4》,后来因为版权的问题不得不更名为《神断狄仁杰》,故事剧情重点依然是围绕在探案上,但是相比前三部,增加了一点感情戏,质量与第三部持平。

而掌握版权的制片方则拍了《狄仁杰前传》,主演富大龙、王静和杨幂,讲述的是青年狄仁杰的故事,相比《神探狄仁杰》系列,加入了不少青年人的情感纠葛,加重感情戏份。

剧情和口碑都很一般。

不过掌握原著版权的制片方还是让钱雁秋吃上了官司,制片方以“侵权”、“恶意竞争”为由起诉钱雁秋,最后法院判定《神断狄仁杰》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钱雁秋向制片方道歉并赔偿80万元。

2017年,制片方又拉上梁冠华拍了《神探狄仁杰4》即《神探狄仁杰之琼花金人案》,但是没有了钱雁秋的剧本和张子健的李元芳,剧情拉胯,口碑扑街,观众也不买账。

其实编剧和制片人也是互相成就,张文玲和钱雁秋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谁都没有一己之力把这个系列更好地做下去,可惜了《神探狄仁杰》这个大IP。

铁三角散伙

《神探狄仁杰》系列因为版权的问题是不能继续拍下去了。

钱雁秋调转方向,把目光瞄准到民国戏,把“燕双鹰”系列做大做强。

拍《神探狄仁杰》系列期间,钱雁秋也没停止拍其他的戏,拍完第三部《神探》,狄仁杰就拍了《英雄2》,即《猎鹰1949》,也是“燕双鹰”系列的第二部。

和张文玲闹掰后,钱雁秋就把精力放在了“燕双鹰”系列。

主角依然是梁冠华和张子健,不过这一次他们两个在剧中的身份却不一样,张子健是主角,梁冠华是大反派男二。

仅在2011和2012年,两年的时间钱雁秋就拍了四部“燕双鹰”,《飞虎神鹰》《孤岛飞鹰》《大漠枪神》《平原烽火》。

“燕双鹰”系列一直被诟病主角光环过大,各种装X,剧情还夹杂着乱七八糟的元素,被吐槽是“神剧”。

不过与其他“神剧”是不同的,观众并不讨厌它,虽然槽点多归多,但是架不住好看,就是一部爽剧,它的艺术性谈不上有多高,但是剧情和节奏还是及格的,这也是它能拍这么多部的原因。

张子健也成为了为数不多,演了那么多神剧却不让观众讨厌的演员。

说回铁三角,他们三人的组合在2012就散伙了。

2012年,钱雁秋在《平原烽火》的首映礼表示,梁冠华已经跟别的公司签约了,走的时候闹得也有点不愉快。

据说梁冠华出走的原因是,在拍摄题材上与钱雁秋发生严重分歧,梁冠华也不想一直演男二大反派,戏路受限。

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再也没有合作过,2017年,梁冠华还接受张文玲的邀请,出演了《神探4》。

张子健倒是一直跟着钱雁秋,他也坦言自己习惯了拍钱雁秋的戏。

钱雁秋倒也不是只拍“燕双鹰”,他也尝试拍其他的,不过这回是真的神剧,而且是天雷滚滚。

比如《神探包青天》,同样是破案,但是跟《神探狄仁杰》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仿佛不是同一个人写出来的剧本,剧情苍白无力,逻辑混乱。

人物造型更是一言难尽,把包拯化成一块黑炭,此外人物设定也颠覆了以往包拯的荧屏形象,他剧里的包拯能文能武,还能提刀领兵上阵杀敌。

到了《石敢当之雄峙天东》就更不得了了,仿佛看到钱雁秋偷懒的样子,直接将《西游记后传》的剧本平移了过来,只是换了个皮。

就连他拿手的“燕双鹰”,后面也是越拍越烂。

钱雁秋的剧有一个很明显的点,成本压缩得很厉害,所以能看得出来道具和布景都有一股廉价风。

一首bgm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剧,恨不得所有的龙套角色都让同一个演员来演,以节约一份盒饭钱,连他自己本人都要上场跑龙套。

2017年拍完《秋官课院之狄仁杰浮世传奇》,钱雁秋就淡出了舞台,这部剧至今还没有播出,他这几年也没有什么产出。

张子健和梁冠华还活跃在荧屏上,只不过都是演配角。

好编剧,好演员,好的制作班底,成就了一部佳作,他们之间也都是互相成就。

这么多年来,观众一直希望钱雁秋、张子健和梁冠华能重聚,再续《神探狄仁杰》的传奇。

可惜这都是观众的愿景,且不说版权问题,或许钱雁秋本人已经写不出当年那样优秀的剧本。

张子健也五十多岁了,也打不动了。

再聚是“毁经典”也不一定,就让美好的回忆留在过去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