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把股市当成提款机的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2022-01-06 21:34 作者:闲士评论 围观:

把股市当做是提款机思维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持续亏损把股市当赌场的投机者和持续盈利把股市当做掘金场的投资者。

股市提款机

格力电器从上市买入至今获利将超过1000倍;贵州茅台也是20年时间股票涨幅超过300多倍。股市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说股市是提款机并没有过错。但值得注意的是,想把股市当成赌场来博弈的话,后果会很严重的,这就涉及到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的问题了。

投机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当自己是门外汉的时候,第一次随便买哪只股票都会涨;或者第一次打麻将运气会非常好,第一次就赢钱;又或者去澳门赌博,第一次去大概率是赢钱的;以上都是什么定律呢?我也不太清楚,就是感觉要让人入坑就先会尝到点甜头。网络上有很多赌博诈骗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才会成功的,贪婪毕竟人的天性。

很多股民刚开始进入股市的时候,就是因为自己第一次就能赚到钱,所以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可以一直持续盈利,所以就把股市当成提款机,而现实情况是,自己却成了股市的提款机。

这是典型的投机者赌博心理,认为自己一直能赢,并且不会认输,在股市上的表现就是,明明知道自己已经买错了股票导致账面亏损严重,但就是不服输,认为有转机,最后结果就是亏到怀疑人生。

投资者

在股市上赚钱的都是成熟的投资者,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并且有一颗敬畏市场的心,他们最明白怎么去降低投资风险而不光是想着怎么盈利。

拥有自已一套成熟的投资方法才会在股市上持续获利,这是人的一种能力表现,所以把股市当成提款机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其实,大家都清楚,股市确实是能赚到钱的,就像一个大型矿场,能不能掘到金子就看自己本事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感谢阅读!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我是正好,一个关注理财、认知升级和职场发展的80后巨蟹男。

身边确实有不少小白,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投身股市。然而股市不是“梦工厂”,错误的思维会让你用真金白金付出代价,所有一味把股市当做“提款机”的人,结局只能是摇头喟叹,当初,太傻太天真。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会把股市当做提款机?二是这些想法背后的思维陷阱是什么?三是我们应该如何规避思维陷阱?

01为什么会把股市当做提款机?

在我看来,我们把股市当做提款机,背后的思考逻辑,一定是以下三个反问。

第一个反问:多少人在股市赚得体满钵满?

各大新闻媒体上,“某人通过炒股月入十万!”“抓住这个机会,赚到你手软!”“看到这个指标,这个涨停你就拿定了!”之类的新闻标题层出不穷,它们不断地挑动我们的神经,仿佛在股市里赚钱,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股市也确实是个造富的场所,很多人在短时间声名鹊起,一个有一个财富故事在这里发生。各大股市专家们,也不遗余力的渲染这样的氛围,在微信上、QQ上宣传造势,这样的舆论环境,容易让我们觉得,股市就是提款机。

第二个反问: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新闻宣传下的股市,是一个镶了金边、镀了金的股市,或许那些财富股市的主角离你还比较遥远,但是,隔壁老王上个月吃了三个涨停,赚了10万元的消息,就会让你不禁自问,他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别人都在股市里驰骋疆场,我为什么不行呢?看到别人赚钱容易,我们就会轻易的相信,股市就是提款机,并且进一步认为,自己也有去那里取款的能力。

第三个反问:每天都在赚钱,这还不是提款机?

熊市大部分人是不关注股市的,甚至避之不及,牛市来了,人们才会目光灼灼的看着股市。

在风口上,猪也可能飞起来,乘上了牛市的东风,多数人都是赚钱的。在此背景下,我们眼中看到的,就是日进斗金,就是一夜暴富,还有谁会记得,几年前暴跌的下午,以及几年间熊市的愁云惨淡呢?

我们说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其实人的记忆也不长,近期看到的都是赚钱的消息,自然就会觉得股市就是提款机。

02这些想法背后的思维陷阱是什么?

相信你也看出来,上面的这些想法是有失偏颇的,“把股市当成提款机的思维”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思维误区一:幸存者偏差

一说到股市,我们首先想起巴菲特,想起彼得林奇,想起各位投资大拿,以及他们惊人的财富。

但是,我们谁曾想过,偌大的股市,庞大的股民人群,又有几个人成了巴菲特?我们只看见股市里赚钱的人,却忽视了占有更大比例的不断亏钱的人。

已经死掉的人是不会说话的,失败者的声音是被掩藏起来的,世界的目光和话筒总是递给成功人士。然而,这样信息的输入,容易让我们对于局势产生误判。

我们只看到股市中的胜利者,只看到他们赚的体满钵满,就无法客观看待股市,也就容易认为,股市就是提款机。

思维误区二:过度自信

曾有一个思想实验,美国有家机构向美国的男性司机群体发放问卷,调查大家对于自己驾驶水平的判断。结果,7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至少在前50%,这显然是不客观的。

我么常常认为自己要好于平均水平,80%的人认为自己的性格要比一半的人好,90%的人认为自己的人品要比一半的人好,同样的,在股市中,我们就容易觉得,隔壁老王都能赚钱,我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也不差呀?

其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真的优于平均水平吗?隔壁老王赚钱你就也能赚钱吗?炒股盈利可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思维误区三:赌场盈利效应

赌场盈利效应说的是,当赚钱很容易的时候,我们容易轻视风险。

比如,我们玩老虎机突然中奖,机器吐出大量的筹码,你会获利离开?还是会接着玩?事实证明,多数人会选择继续玩,一直到把所有的筹码用光。

处于牛市的股市,确实就像是提款机,指数天天涨,财富不断累积,这样的环境让我们忽视了风险,忘记了同样是这个股市处于熊市时,有多么长牙舞爪。

每天都在赚钱就像是一剂麻药,麻痹我们,让我们忽视风险。

03我们应该如何规避思维陷阱?

应对“幸存者偏差”,我们要客观认识股市

我们既要看到有人飞黄腾达,也要看到有人折戟沉沙,我们不能轻信所谓投资大师的言论,而应该多看看那些在股市中失败的人,也从他们的失败中汲取经验。

成功有很多幸运的成分,成功者的经验哪怕我们全盘照搬,也不一定能够复制下一个成功,相反,失败者的经验更有价值,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也恰恰是我们容易犯的。

股市究竟是不是取款机,炒股失败的人更有可能给你答案。

应对“过度自信”,我们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

人们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时,用的是不同的评价系统,对于别人的评价大多时候更客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反射到我们在股市的投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跳脱出来,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来看待评价自己:我的投资水平到底如何?我经过了什么股市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我的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

一系列置身事外的自我审视之后,我们再问自己,股市对我来说,真的是提款机吗?

应对“赌场盈利效应”,我们应该更为深刻的理解风险

历史数据一再证明,中国股民的整体盈利状况是“七亏二平一赚”,这个数据是客观的,越是到了牛市,我们越要提醒自己,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谁能真正在股市里赚钱?一个早在熊市时就已经默默布局、吸纳筹码的人,显然比那些牛市来了才冲进股市的人更容易赚钱。

越是看到人人都在赚钱,我们反而越应该警醒,越应该注意风险,越不能把股市当做取款机,毕竟牛市来了,熊市还会远吗?

炒股要盈利,正确的思维少不了,说到底股市赚的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钱、是国家平稳发展的钱,更是我们自我不断成长的钱。我们只有不断的认知迭代,摆脱认知误区,股市才有可能真正的变成提款机。

以上,是我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股市是你的提款机吗?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关注《正好的成长笔记》,和我一起学习理财、认知升级,不断地自我成长。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在理,麻烦动动手,给我点个赞,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有部分人啊,就是天生的不善于和人家打交道,他只是喜欢一个人的去做某件事情,他评论自己的能力会发现,他不善于做生意也不适合在公司团队发展,不喜欢被约束。所以,那他发现自己出来创业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做。然后呢,他又发现他自己喜欢搞投资,一门槛比较低,二不需要跟人家打交道三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他又有一套投资的理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他在这个投资方面还是比较适合的,每天对着电脑敲键盘。所有的支出从股市里面来提取。这样,他肯定就比较适合形成这种一股票为生的一个生存情况。也就是把股市当成提款机,这种思维也会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