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现在大多数人工资三四千,而又供房贷车贷,还养家,怎么过的?

2022-01-02 19:47 作者:水流云在草青青 围观:

靠死工资买房的都是无奈的,现在娶个老婆,没有房子这个硬件,女人都不肯嫁。

就拿我家堂弟来说吧:

女方很明确的说明,没有房子婚事就黄了吧。可堂弟非这个女人不娶,于是一家人把家里能拿出来的钱,加上借来的钱,付了首付,向银行按揭贷款150万,总算买了房,娶回了这个女人。

可婚后的日子并不幸福,每月银行的按揭要4500,可堂弟的工作不稳定,每月平均也就不到五千,还了按揭剩下的钱连吃饭都成问题。

弟媳妇结婚才一个月,肚子已经六个月大了,辞职养胎。父母亲的工资大部分都给了他们,自己省衣节食的,只要儿子儿媳能过得好,他们就安心了,自己吃苦算不得什么。

可这个弟媳妇还要买车,说怀孕上医院检查打的不方便,有私家车就舒服多了。

呵呵,女人一张口,全都不管家里是什么条件,以为钱是大风刮来一样简单。堂叔在我这里喝酒时候,五十多岁的汉子,眼泪直往下掉,我看着都心疼。

这就是现在大多数人工资三四千,又供房贷车贷,还养家,但没有父母在后面撑着,哪有那么容易过日子。

这就是华夏的家庭。

我是“阅尽人间冷暖”,谢谢你倾听我的诉说,如有不同看法和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他网友观点

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路,讲一个月薪三千的男人养活老婆儿子跟一个老娘的事儿。

三年前,我们镇上修高速公路,来了一批江西籍民工,强子就是其中之一。强子三十岁出头,可能常年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粗糙,有点显老,看着像四十。

强子跟别的农民工不一样,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拖家带口,带着老婆跟三个月尚在襁褓的儿子以及年逾七十的老妈子。

强子在我们镇租房遭遇了不小的困难,镇上人担心房子租给七十岁的老人,若一不小心嗝屁那多晦气,最后强子家东寻西问在村头的一个独身老太那里租到了单间——那里原来是牛棚改建的,房屋简陋了点,好在有个灶台,不远还有响应公厕革命建的厕所,也算一应俱全,强子就这样在我们村安了家。

工地距离镇里10来公里,强子也就一周回两趟家,工地干活儿并没有所谓的朝九晚五,都是随叫随到,所以强子的身影在镇上不常出没,倒是他媳妇儿小柔跟老母亲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街头巷尾。

强子老婆小柔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出门时都是背带在身,婴儿背在身后熟睡,小柔穿的很朴素,但很干净,她婆婆满脸皱褶,没有门牙,一同出门时小柔会牵着她婆婆。

我家在镇上开了个水果店,正面接触源于一次她们来买水果,两人在水果摊前驻足良久,小柔操着一口有腔调的普通话,询问了我葡萄苹果香蕉等价格,期间她婆婆拽着她衣角,叽里咕噜说了几句,小柔回应了两句,隐约听明白老人说自己不爱吃,小柔则说没得事,就是要买。

最后两人在一堆有瑕疵的“烂果”堆里挑选水果。卖水果的都知道,水果保鲜太难,容易坏,像苹果梨之类有腐烂斑点黑头的坏果随意匡在一起,能卖多少算多少,价格异常便宜。

我生了恻隐之心,本来是整个称重,我将坏果的地方全部削去,最后一称5元钱。

小柔掏出一张崭新的十元纸币,她的手指生了些茧子,纤长瘦黑,找好钱,两人正准备离去,我看到有几根香蕉卖相不佳,以坏果为由赠给她,小柔连连说谢,她婆婆跟着露出无牙的微笑,临别前双手作揖感谢。

我对她们印象甚好,尤其小柔对婆婆的孝顺,举手投足皆可看出来。

然而,镇上人对她们却常有闲言碎语,还给其贴了标签:穷人,拾荒,捡菜吃。是的,小柔婆媳二人常在早市收摊后,捡地上的菜叶子带回去,很少见到她们正儿八经买过蔬菜,而老人在街头巷尾出现时,多是在拾捡一些空瓶纸皮…如果看到小柔出门买肉,那必然是强子回家了。

我问过镇里的包工头,像强子这样的外地民工能挣多少,回答是撑死了四千到头。强子一个月挣四千,搁在城里是万万不够生活的,好在在我们镇:三餐生火做饭,媳妇儿老妈都极尽节俭之能事,四千工资似乎也能过的富足。

很多人可能对强子老婆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会鄙夷人家捡菜拾荒,前几日刷某音重温周星驰长江七号里的台词,深有感触:我们虽然穷,不去偷不去抢,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们的生活方式其实同样值得受人尊重,至少,旁观者没有鄙夷的权利!

给强子家算了一笔账,月薪四千,日常开销以食物为主,还有房租水电300元,充其量一个月600够了,每月可能净剩三千有余。只是个中辛酸又有多少人能承受的住呢…

回到问题,月薪三四千块钱如何养车子房子以及一大家子?月薪低微能凑够房子车子首付某种程度已经体现了个人或家庭甚至是家族的能力,至于之后如何做,多半继续集齐老中青三代一起还债,又或者自己身兼多职…如果整个家庭收入只有三四千,何必背负买房的重担来压垮自己?如光靠工资能攒够首付就继续拿出此攒钱的毅力,像强子家一般节俭,总归有个活法儿跟出路。其实,有买房买车的勇气就该有还债过生活的担当,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现今,高速已通,强子一家也早已离开我们镇。遥遥祝福这一家子,生活不易,希望她们能够安好。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有句话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只能说困难当头,各有各的解决办法吧,天无绝人之路。

确实大家很好奇,有的人明明工资不高,一个月工资就三四千样子,又供房又供车,剩下的钱所剩无几,如何维持生活呢?

总结了一下,大体有这么几种办法:

第一种,家中有矿。

有的年轻人,刚上班不久,工资不高,就敢贷款买房了,有的还开好车,消费水平明显与收入不符。怎么回事?他们的钱哪里来的?

原因很简单,人家家庭背景好,家中有钱。再说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孩子买房买车这件事,家中会倾全力支持。至少给拿出首付,至于还房贷车贷什么的,由父母来还,不用他们操心,所以这些人过得挺潇洒,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啃老吧。在高房价时代,这种情况很常见的。

第二种,有副业收入。

现在拿死工资的人按比例来说,并不算高,很多人都有工作之外第二收入,比如兼职自媒体,做微商,干滴滴等,或者入股和别人合伙经商。总之,在赚钱方面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收入并非仅仅工资那么点。所以还车贷、房贷后维持高品质生活绰绰有余。

第三种,节衣缩食,或者拆东墙补西墙,日子过得比较狼狈。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只是比较少一些,因为只要是正常人,买房买车都会量力而行,不会只管今天不顾明天。

但是凡事无绝对,比如这次疫情,就让很多人的收入大幅降低,这是之前料想不到的,相应的,他们的情况很惨,身边都有人房贷还不上,都要断供了。

相关文章